古诗 | 黄楼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弘诲 |
释义 | 黄楼原文澶涧无复昔年流,厌胜城东事已休。 惟有寓公留胜迹,至今烟景尚黄楼。 诗词问答问:黄楼的作者是谁?答:王弘诲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参考注释无复(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昔年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厌胜古代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胜,压服人或物。《汉书·匈奴传下》:“ 元寿 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 上林苑 蒲陶宫 。” 唐 杜甫 《石犀行》:“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宋 孔平仲 《辍耕录》卷一:“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 金 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 金 人欲厌胜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嫦娥 曰:‘我岂医巫厌胜者?汝自欲捧心傚 西子 耳。’” 叶圣陶 《未庆集·遗腹子》:“两坛陈绍两只火腿买来了,就放在卧房里,仿佛看作一种厌胜的宝物,又象是一定生男儿的预约券。” 东事东方的事务。《晋书·宣帝纪》:“天子自 广陵 还 洛阳 ,詔帝曰:‘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於是帝留镇 许昌 。”此指东方的军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至 癸卯 妖书起,上密旨忽问 陈矩 :‘ 张位 怎么打发了?’盖旧疑未释也。 矩 回奏云:‘以东事打发。’上意始解。”此指当时与东方邻国 朝鲜 之间的事宜。参阅《明史·张位传》。 惟有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寓公原指客居在别国、外乡的官僚,贵族,现指官僚、地主、资本家等流亡国外 诸侯不臣寓公。——《礼记·郊特牲》 胜迹名胜古迹 江山留胜迹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 雷峰塔。——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至今(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烟景(1) 云霭、烟雾缭绕的景色 峨嵋的烟景令人留连忘返 (2) 美丽的景色 黄楼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据 宋 苏辙 《黄楼赋》载: 熙宁 十年秋七月乙丑, 黄河 决口,水及 彭城 下。 苏轼 适为 彭城 守。水未至, 苏轼 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 苏 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溃。水退又请增筑 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在城的东门筑大楼,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徐 人相劝成之。后 苏辙 、 秦观 等都曾登 黄楼 ,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作 黄楼 之赋。后以“黄楼”为登览山水,赋诗作文,以颂功德的典实。 宋 晁冲之 《再至徐州示诸弟》诗:“南寻 白门 傍山麓,西望 黄楼 行水滨。还家作诗示羣从,早晚一游携二 陈 。” 明 李东阳 《长至祀陵纪行》诗:“ 黄楼 作赋思携客, 紫塞 论兵念守夷。”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一:“何復诗成无一事,羽衣吹笛坐 黄楼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