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新正雍和宫瞻礼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新正雍和宫瞻礼原文

雍和宫是跃龙邸,大报恩宜转1一1法1*1轮。

例以新正虔礼佛,每因初地倍思亲。

禅枝忍草青含玉,象阙蜂台白积银。

十二幼龄才离此,讶今瞥眼七旬人。

诗词问答

问:新正雍和宫瞻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新正雍和宫瞻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新正雍和宫瞻礼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五

2. 去声

参考注释

雍和宫

在 北京 内城东北角 安定门 内,为 北京 最大的喇嘛寺院。原为 清世宗 胤禛 府第, 雍正 三年改名 雍和宫 , 乾隆 九年改为 喇嘛寺 。 雍和宫 建筑布局前半部分疏朗,后半部分密集,起伏有致,飞檐雕栋,宏大华丽。主要建筑有影壁、牌坊、山门、天王殿、正殿、永祐殿、 * 殿、万福阁等。其中万福阁为宫内最大建筑,黄瓦三层楼阁,内有檀香木 弥勒 站像,高二十六米,体躯雄伟。 * 殿内还有六米多高铜像,为喇嘛教黄教创始人 宗喀巴 大师的塑像,神态含蓄,造型生动。

跃龙

指皇帝登位。 唐 杨炎 《灵武受命宫颂序》:“ 灵武 旧宫,皇帝跃龙之所。”

大报

(1).谓遍祭天神。《礼记·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也。” 郑玄 注:“大,犹徧也。天之神,日为尊。” 南朝 宋 颜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宋史·乐志七》:“大报于帝,盛德升闻。”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报, 泰畤 礼神君。”

(2).指大型的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上月十七日, 上海 确似曾拘捕数十人,但我并不详知,此地的大报,也至今未曾登载。” 茅盾 《子夜》一:“底稿, 竹斋 在那里拟。五家大报一齐登!”

新正

农历新年正月

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平山冷燕》

礼佛

顶礼于佛;拜佛。《南史·张畅传》:“百姓有罪,使礼佛赎愆。”《新唐书·傅奕传》:“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口诵梵言,以图偷免。” 明 李贽 《豫约》:“除挑水、舂米作务照常外,其餘非礼佛即静坐也。” 张怀奇 《颐和园词》:“年高礼佛爱山庄,春老役灵移海市。”

初地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思亲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禅枝

寺庙禅堂周围的树木。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药树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石镜山精怯,禪枝怖鸽栖。” 唐 杜甫 《游修觉寺》诗:“禪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忍草

见“ 忍辱草 ”。

含玉

(1).蕴藏着宝玉。 南朝 梁 江淹 《丹沙可学赋》:“山含玉以永岁,水藏珪以穷年。”

(2).形容颜色洁白如玉。《明珠缘》第一回:“只见篱菊铺金,野梅含玉,数竿修竹,一所茅堂。”

古丧礼,纳于死者口中的玉。《周礼·天官·太宰》:“大丧,赞赠玉、含玉。” 郑玄 注:“含玉,死者口实。天子以玉。” 郭沫若 《羽书集·龙战与鸡鸣》:“古人的习惯,人死了在口里有含玉的一种礼节。被含的玉就叫作‘含玉’。那玉的形式,有时候是珠,有时候似乎是蝉。”参阅《公羊传·文公五年》 何休 注。

象阙

象魏。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虽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 唐 许浑 《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闕,三千宫女下龙舟。” 宋 王禹偁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即徵归象闕,清秩冠鸳鸿。”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岳庙甚壮,门冠以楼有如象闕,夹陛皆题咏。”参见“ 象魏 ”。

蜂台

(1).蜂王居处。《埤雅·释虫》:“蜂採取百芳酿蜜,其房如脾,今谓之蜜脾,其王之所居叠积如臺,语曰蜂臺。”参见“ 蜂房 ”。

(2).借指佛塔。远望佛塔,状如蜂房,故称。 唐 樊忱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插萸登 鷲岭 ,把菊坐蜂臺。”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幼龄

幼年。 晋 曹毗 《对儒》:“奇发幼龄,翰披儒童。” 唐 孟郊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诗:“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臺。”

瞥眼

转眼,极言时间之短;忽然,迅速地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