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赏瑞香催海棠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洋 |
释义 | 赏瑞香催海棠五首原文刺绣窗前午梦惊,骊驹堂上礼初成。旁无粉黛灯笼锦,顿解饥寒瓠子羹。 诗词问答问:赏瑞香催海棠五首的作者是谁?答:王洋 参考注释刺绣用彩线在纺织品上绣出图画,也指刺绣的产品 骊驹(1).纯黑色的马。亦泛指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驪驹。” 唐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诗:“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驪驹白玉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偶猎郊野,逢一美少年,跨驪驹,频频瞻顾。” (2).逸《诗》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驪驹》。’”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 文颖 曰:‘其辞云“驪驹在门,僕夫俱存;驪驹在路,僕夫整驾”也。’”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南北分别》:“愁藴结,心似裂,孤飞两处风与雪,肠断《驪驹》声惨切。” 清 朱彝尊 《送陈上舍还杭州》诗之一:“门外《驪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上礼(1).最高之礼。《老子》:“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2).特殊礼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业不题於宗器,声靡记於彝典,而超居上礼,邈乘峻爵。” 馈赠礼品。《晋书·石勒载记上》:“ 勒 晨至 蓟 ,叱门者开门,疑有伏兵,先驱牛羊数十头,声言上礼,实欲填诸街巷,使兵不得发。” 粉黛* 和黑粉。后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灯笼锦用金线织成灯笼图案的锦缎。 宋 梅尧臣 《碧云騢》:“ 彦博 知 成都 ,贵妃以近上元,令织异色锦。 彦博 遂令工人织金线灯笼载莲花,中为锦纹……明年上元,中官有诗曰:‘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或云:灯笼锦者, 潞公 夫人遗 张贵妃 ,公不知也。” 顿解佛教语。犹顿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是胡傍渐悟者,所以密造顿解:倚 孔 教者,所以潜成学圣。”参见“ 顿悟 ”。 饥寒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瓠子(1).即瓠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 老舍 《骆驼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参见“ 瓠瓜 ”。 (2).古堤名。旧址在 河南 濮阳 境。《史记·孝武本纪》:“还至 瓠子 ,自临塞决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瓠子 ,隄名。’ 苏林 曰:‘在 甄城 以南, 濮阳 以北。’” (3).见“ 瓠子歌 ”。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