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潘牥 |
释义 |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原文向来皇佑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诗词问答问:谢林簿遗庐阜茶芽的作者是谁?答:潘牥 参考注释向来(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升平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犁锄1.亦作"犁锄"。亦作"犂鉏"。 2.农具。犁和锄。 3.借指耕作。 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此时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令人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端明(1).正直聪明。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宋文帝 端明临朝,鉴赏无昧。” 唐 元结 《吕公表》:“故名不异俗,跡不矫时,内含端明,外与常规,其大雅君子,全於始终者耶。” (2).犹神明。 清 钱谦益 《<古史谈苑摘录>后记》:“昔者吾夫子授端明之命而作《春秋》。” (3).古宫殿名。一为 后唐庄宗 同光 二年改 解卸殿 为 端明殿 ,设端明殿学士。二为 宋仁宗 明道 二年改 承明殿 为 端明殿 ,复设端明殿学士。因用作端明殿学士的代称。 宋 苏辙 《祭亡兄端明文》:“以家饌酒果之奠,致祭於亡兄端明 子瞻 之灵。”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