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僧还钟山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琛 |
释义 | 送僧还钟山原文归去来兮钟山中,钟山万仞盘苍龙。 御炉香霭随天风,方今混一四海同。 何用祝发归禅宗,松楸寂寞霜露浓。 送君之去月堕空,浩浩大化何终穷。 诗词问答问:送僧还钟山的作者是谁?答:李琛 注释1. 押词韵第一部 2. 梁溪诗钞卷三 参考注释归去来兮归:返回。回去吧。指归隐乡里。钟山(1).山名。在 昆仓 西北。一说即 昆仑 。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 钟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 钟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高诱 注:“ 崑崙 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 崑崙 之 悬圃 兮,采 钟山 之玉英。” 王逸 注:“ 钟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 (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袁珂 校注:“ 钟山 以其不见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谓‘魂乎无北,北有 寒山 , 逴龙 ( 烛龙 )艳只’之‘寒山’也。”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 烛龙 昼夜於 钟山 ,鹏云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三国 吴 孙权 避祖讳,更名 蒋山 。至 宋 复名 钟山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王荆公 退居 钟山 ,切切以 吕吉甫 为恨。”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苍龙(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御炉亦作“ 御鑪 ”。御用的香炉。 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抱日依龙袞,非烟近御炉。”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之二:“忆昔在 昭阳 ,舞衣红綬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 宋 黄庭坚 《乞姚花》诗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宫衣黄带御鑪风。” 香霭云气;焚香的烟气。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困迷无语思犹浓,小屏香靄碧山重。” 元 张翥 《小游仙词》之六:“五岳真官立帐前,露芜香靄落琼筵。”《白雪遗音·马头调·宇宙无尘》:“夜深香靄,万籟无声。” 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方今现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庖丁解牛》 混一(1) 不同事物混杂成一体 (2) 统一,也指统一天下 混一诸侯 四海(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何用(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祝发(1).断发。指中原以外地区少数民族的习俗和装束。《列子·汤问》:“南国之人,祝髮而裸。” 晋 张协 《杂诗》之五:“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 越 。行行入幽荒, 甌 骆 从祝髮。”《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 焉耆国 ﹞俗,祝髮毡衣。”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旃裘之长,顿顙而讋服;祝髮之渠,回面而奔走,靡不投利兵而袭冠带,焚僭服而请印綬。” (2).削发出家为僧尼。《新唐书·杨元琰传》:“ 敬暉 等为 武三思 所构, 元琰 知祸未已,乃诡计请祝髮事浮屠,悉还官封。”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五:“ 巢 既遁免,祝髮为浮屠。”《辽史·道宗纪赞》:“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髮三千。”《天雨花》第五回:“还是半路出家,还是从幼祝髮?” 禅宗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宗派,着重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 松楸(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寂寞(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霜露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送君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浩浩(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大化(1).谓化育万物。《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2).谓人生的重要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 (3).指生命。 晋 陶潜 《还旧居》诗:“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明 唐寅 《刘太仆墓志铭》:“大化奄忽,投轨泉途。” (4).指宇宙,大自然。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晋 陶潜 《神释》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清 周亮工 《岁暮远为客嘉平廿四日赋》:“昭昭大化内,岂有私阳春。” (5).广远深入的教化。《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 孔颖达 疏:“故我大为教化,劝诱我所友国君,共伐叛逆。”《新唐书·陈子昂传》:“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傅尃 《拟城南读书》诗:“乐静可言仁,大化浩穹宇。” (6).佛教语。指佛的教化。《法华玄义》:“説教之纲格,大化之筌蹄。” 终穷(1).终极;穷尽。《庄子·大宗师》:“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天下之事无终穷也,而亦无尽也。”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2).终身穷苦。《楚辞·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严忌<哀时命>》:“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王逸 注:“言举世不识贤愚以为常俗,我固当终身穷苦而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