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思永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思永斋原文斋堂一溪隔,其实近尺咫。 含经既临诸,思永爰憩只。 檐檠亦流苏,屏胜亦叠绮。 灯宵稔冉过,顿置风景美。 循名如责实,忸怩犹惭此。 讵惟慎身脩,絜矩治平理。 诗词问答问:思永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参考注释斋堂(1) 寺庙中的用斋食的地方 (2) 寺院中用来诵经的殿堂 (3) 供斋戒用的房屋 其实(1) 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画家其实并非不懂世故 (2) 确实;的确 其实不是她说的那个意思 尺咫咫尺。喻极近的距离。 南朝 宋 鲍照 《春羁》诗:“佳期每无从, 淮 阳 非尺咫。” 明 何宇度 《益部谈资》卷下:“郡斋望隔江羣山,尺咫七峯,分列若屏。” 清 赵翼 《扈从木兰》诗:“堪笑择地者,尽力争尺咫。” 含经心怀常道。《东观汉记·郭丹传》:“功曹稽古含经,可谓至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秃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思永考虑长久之道。《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孔 传:“慎修其身,思为长久之道。” 唐 赵蕃 《甸人献嘉禾赋》:“圣虑弥深,皇猷思永。” 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叠绮(1).层迭的罗绮。形容华丽的衣裳层迭缤纷。 唐 王维 《送李睢阳》诗:“黄纸詔书出东厢,轻紈叠綺烂生光。” (2).比喻文词绮丽优美。 清 钮锈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江花独灿。亦有数章叠綺, 蜀 锦纷披。” 灯宵犹灯夜。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奈何往来之人应接不暇,便约在灯宵相会。” 余怀 《板桥杂记》附录 明 沉周 《盒子会辞》:“平乐灯宵闹如沸,灯火烘春笑声内。” 顿置(1).犹拐角。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且为生述自 东察院 至 扶风桥 路径,顿置曲折,无纤毫误。” (2).犹趸批。顿,用同“ 躉 ”。 清 冯桂芬 《用钱不废银议》:“盖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 风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责实求实;符合实际。《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右臣伏以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而况於学校贡举乎!”《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今舍其大而举其细,岂责实之议乎!” 忸怩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絜矩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平理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东观汉记·刘祐传》:“ 祐 到,摧其权强,平理寃结,政为 三河 表。”《南史·齐纪论》:“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人鲜劳役。”《元典章·户部五·民田》:“一切大小事务,从长区处,务要百姓安寧,庶事平理。” 评断。《后汉书·鲁恭传》:“讼人 许伯 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 恭 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輟耕相让。”《元典章·朝纲一·庶务》:“官府大小公事,已有立定限程,民间词讼尤当用心平理。”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