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去岁吟塔前,不作塔前想。 今朝望山半,已似山半往。 堪以悟离合,何须别俯仰。 铁索千尺垂,有谁破云上。 诗词问答问:《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养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四 参考注释去岁去年 不作(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今朝(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山半山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 杜荀鹤 《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 《忆昔》诗:“试登山半望田垄,麦色青青早吐芽。” 离合分开和结合;分离和聚会 离合器 悲欢离合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俯仰(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铁索(1).粗铁链。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宋史·张永德传》:“以铁索千餘尺,横截 长淮 ,又维巨木,自是备御益坚矣。” 清 阎尔梅 《登峨嵋山》诗:“脊隥风摇攀铁索,颐崖石陷蹋藤梯。” 毛 * 《长征》诗:“ 金沙 水拍云崖暖, 大渡 桥横铁索寒。” (2).用粗铁链制成的刑具。《清通典·刑一》:“定狱具之图……一曰铁索,以铁为之,长七尺,重五斤。” 清 郑燮 《莲峰》诗:“铁索三条解上都,君王早为白寃诬。” 鲁迅 《书信集·致胡风》:“以我自己而论,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 千尺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云上(1).《易·需》:“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孔颖达 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以“云上”谓天子施惠赐宴。 唐 韦抗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西字》:“壶觴接云上,经术引 关 西。” (2).喻高远。《后汉书·逸民传赞》:“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疎,逸情云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