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满庭芳(初春)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处全 |
释义 | 满庭芳(初春)原文乳燕将雏,啼莺求友,江南梅子黄时。欲晴还雨,烟外看成丝。 迎袂风来梦陇,吹饼饵、香入书帷。 行吟处,溪翁说我,不似去年衰。 方池。 荷出水,朱榴倚槛,粉箨穿篱。 有吾曹我辈,把酒寻诗。 醉去黑甜一枕,炉烟袅、花影斜晖。 家山乐,南窗寄傲,唯有晦庵知。 诗词问答问:满庭芳(初春)的作者是谁?答:李处全 参考注释乳燕雏燕;幼燕 将雏(1).携带幼禽。 晋 成公绥 《啸赋》:“似鸿雁之将雏,羣鸣号乎沙漠。” (2).指携带幼小的子女。 唐 杜甫 《清明》诗:“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 仇兆鳌 注:“将雏,谓挈子而行。”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惯於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鬢有丝。” 求友(1).寻求朋友。语本《诗·小雅·伐木》:“嚶其鸣矣,求其友声”。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鸣鸟求友,《谷风》刺愆。”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适闻求友声,嚶嚶方出谷。” (2).指访友。 唐 高适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梅子梅树的果实 看成(1) 认为或把…看作 把这个事业看成是愚蠢的 (2) 视…为 你把我看成傻瓜吗 饼饵饼类食品的总称。语本《急就篇》卷十:“饼饵麦饭甘豆羹。” 颜师古 注:“溲麪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而蒸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黏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齎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妇﹞阴市砒製饼饵,待其夫妇。” 书帷书斋的帷帐。借指书斋。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于书帷,长循环于纤手。” 宋 柳永 《佳人醉》词:“正月华如水……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 明 高启 《题天池石辟图》诗:“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 行吟边行走边吟唱 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出水(1) (2) 出现于水面 海狮顶球出水 (3) 有水流出 三眼泉都出水了 (4) 妓女脱籍从良 倚槛犹倚栏。《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粉箨竹笋的外壳。 唐 李商隐 《自喜》诗:“緑筠遗粉籜,红药绽香苞。”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粉籜半开新竹逕,红包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参见“ 粉节 ”。 吾曹犹我辈;我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曹何爱不为公。”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 宋 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曹市语,举大数以为言,五金盖五十金云。” 郭沫若 《在欢送志愿军大会上》诗:“海洋深情逾骨肉,永恒胜利属吾曹。” 我辈我等,我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即使竭力调和,也只能煮个半熟。” 把酒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寻诗寻觅诗句。 宋 陈与义 《寻诗两绝句》之一:“无人画出 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明 高启 《次张仲和春日漫兴》:“独骑款段寻诗去,懒逐看花众少年。” 黑甜(1).酣睡。 宋 苏轼 《发广州》诗:“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餘。”自注:“俗谓睡为黑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 秦 已黑甜,摇之不觉。” 郭沫若 《星空》诗:“美哉!美哉!我醉后一枕黑甜,天机却永恒在转!” (2).指鸦片。鸦片色黑,吸后有快感,故称。 许地山 《女儿心》七:“再前便是那抽鸦片的客人,手拿着烟枪,仰面打鼾,烟灯可还未灭,黑甜的气味绕缭四围。” 一枕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 唐 丁仙芝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宋 陆游 《感秋》诗:“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罢一枕纔寧贴,鸡鸣后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 清 宋维籓 《台城路·蝉》词:“午餘一枕游仙梦,几番被伊惊醒。” 炉烟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斜晖亦作“ 斜辉 ”。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南朝 梁简文帝 《序愁赋》:“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暉之度寮。” 唐 杜牧 《怀锺灵旧游》诗之三:“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清 龚自珍 《卜算子》词:“苹叶弄斜暉,兰蕊彫明镜。”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一:“只见那往高城的路上,有群绵羊,可三十余头,带着薄暮的斜辉,围绕着一位女郎,徐徐而进。” 家山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南窗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晋 陶潜 《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南朝 梁 何逊 《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妇人悼亡诗》:“风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际独沾膺。”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 寄傲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晋 陆云 《逸民赋》:“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风而頽叹。”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唐 司空图 《连珠》:“苟惭白首而待聘,不若 沧洲 而寄傲。” 宋 陆游 《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诗:“尽道官身属太仓,未妨寄傲向林塘。”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赤壁》:“幽栖处,喜二客从予寄傲。斗酒藏家,鱸鱼归网,怎不向江头遐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