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芜城别唐宗吉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史杰 |
释义 | 芜城别唐宗吉原文扬子桥头涨渌波,分携无那故人何。 明朝相忆重回首,莫厌江云岭树多。 诗词问答问:芜城别唐宗吉的作者是谁?答:史杰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一百五 参考注释桥头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渌波清波。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一:“回首渌波三 楚 暮,接天流。” 清 龚自珍 《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诗:“ 崑山 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分携离别。 唐 李商隐 《饮席戏赠同舍》诗:“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楼前緑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清 秋瑾 《失题》诗:“惜别阶前雨,分携水上萍。” 无那(1).无奈,无可奈何。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诗:“ 汶上 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俺可甚‘相见话偏多’?” 清 吴兆骞 《感怀诗呈家大人》:“独怜积毁能销骨,无那衔寃易断肠。” (2).犹无限;非常。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绣牀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对郎羞懒无那,靠人先要偎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生 ﹞固却之;女不去,应对间,嬈婉无那。” 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明朝〈方〉∶明天 相忆相思;想念。《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之二:“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深闺只是空相忆,不见关山愁 * 。” 回首(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云岭(1).高耸入云的山峰。 晋 江逌 《咏秋》:“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唐 岑参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诗:“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金 元好问 《岳祠斋宫夜宿》诗:“朅来石门道,烟岫接云岭。” (2).山名。一称 大雪山 。在 云南省 西北部,为 澜沧江 、 金沙江 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 玉龙山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