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溪庵十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溪庵十首原文挟册相从只一童,林间终日饱松风。小窗面野容山入,曲甽分溪与沼通。 定有裔孙寻远祖,尽教智叟笑愚翁。 绝怜樗里无标致,一暮何须夹二宫。 诗词问答问:溪庵十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参考注释挟册(1).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今 吴 、 越 、 闽 、 蜀 ,家能著书,人知挟册,以辅人主取贵仕,而 江 汉 盖鲜称焉,岂其性与习俱失之哉?” (2).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检》:“科场之禁,在 唐 宋 甚宽,如挟册者,亦止扶出,不錮其再试也。” 相从(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终日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松风(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小窗苔藓虫群体交叉分枝之间的一种有花边的网格 野容修饰容貌。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凡倡女野容,多乐隐蔽,独此邦中视同商贾。”参见“ 冶容 ”。 裔孙远代子孙。《东观汉记·赵孝王刘良传》:“裔孙 乾 嗣位。” 宋 苏轼 《赵思明西上阁门副使制》:“爰自近岁,叹其中微。乃眷裔孙,尚有遗烈。”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吴许公奏议》:“又知此书在国初时,曾经裔孙所谓 汝州君 者付梓。”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在祠堂西院的客厅里坐定,和 严先生 的不知第几代的裔孙谈了几句关于年岁水旱的话。” 远祖远代的祖先 尽教听凭,不管。 宋 刘克庄 《乍归》诗之九:“格力穷方进,功夫老始知。儘教人贬驳,唤作 岭南 诗。” 明 贾仲名 《耍鲍老·元宵赏灯》套曲:“玉斝金尊鬭相招,儘教他天渐晓。” 智叟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似智巧而实际不然的人物。见《列子·汤问》。 北齐 刘昼 《新论·审名》:“世人传言,皆以小成大,以非为是…… 愚谷 智叟 ,而像顽称; 黄公 美女,乃得丑名。” 毛 * 《愚公移山》:“ 中国 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 华北 ,名叫 北山愚公 。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 太行山 ,一座叫做 王屋山 。 愚公 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 智叟 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 愚公 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 愚公 批驳了 智叟 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樗里樗里疾 的省称, 战国 秦惠王 的异母弟。居于 樗里 ,亦自号 樗里子 。善言词,多智慧, 秦 人号为“智囊”。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后以指多智的人或出众的智慧。《汉书·王莽传上》:“虽有 賁 育 不及持刺,虽有 樗里 不及回知。” 宋 苏轼 《忠懿王赞》:“文武 忠懿 ,堂堂如春。中有 樗里 ,不以示人。” 标致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 标致的面孔 一暮一个晚上。《史记·殷本纪》:“ 亳 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 北魏 高允 《咏贞妇彭城刘氏》诗:“因媒致币,遘止一暮。”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二宫两座宫室。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1)指二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亡姑之姊,伉儷二宫。”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王濛 女讳 穆之 ,为 哀帝 皇后; 王藴 女讳 法慧 ,为 孝武 皇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頽压。” 仇兆鳌 注:“二宫泣, 玄 、 肃 还京。”(2)指帝与太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二宫,皆当涕泣,二宫为之改容。”《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二宫軫痛,遐邇同哀。” 吕向 注:“二宫,天子、太子也。”《南齐书·何敬容传》:“ 敬容 接对宾朋,言词若訥,酬答二宫,则音韵调畅。”(3)指太后与皇太后。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陛下﹞岂以灯为悦者哉,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而极天下之养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