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谢人寄南榴卓子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齐己 |
释义 | 谢人寄南榴卓子原文幸附全材长,良工劚器殊。千林文柏有,一尺锦榴无。 品格宜仙果,精光称玉壶。 怜君远相寄,多愧野蔬粗。 诗词问答问:谢人寄南榴卓子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全唐诗:卷843-65 参考注释全材(1).完美的、全能的材料。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八:“盖闻物无全材,适用为可。” (2).在一定范围内,各方面都擅长的人才。 续范亭 《人类要求提高了》诗:“人类要求提高了,一技一艺莫自矜。自古虽说全材少,而今要你 马 列 精。” 良工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上铜表》:“名罏化金,良工尽艺,方将盈金中藏。”《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无良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翠 小像,日夜浇祷其下。” 文柏纹理鲜明的柏树。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宗楚客 造一宅成,皆是文柏为梁。” 五代 齐己 《谢人寄南榴卓子》诗:“千枝文柏有,一尺锦榴无。” 一尺(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品格(1) 品性;性格 烈士所具有的品格 (2)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3) 物品的质量、规格 仙果(1).幻想和传说中仙树所结的果实。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2).美称御赐果品。 唐 张籍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诗:“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 (3).道教语。谓成仙的结局。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正为国家多难,罗网难逃,混迹和光,斯为良策,怀忠秉节,保无大灾,机缘一来,终证仙果。” 精光(1) 一无所有 吃得精光 (2) 光辉 明甲有精光 玉壶(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野蔬野菜;山间野地所产蔬菜。 唐 王维 《济州过赵叟家宴》诗:“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唐 罗隐 《雪》诗:“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清 王琛 《闲居》诗:“山妻具粗饭,稚子擷野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