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滦阳别墅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滦阳别墅原文河北为阳,河南为阴。 南北如仁义,定名弗可侵。 阴阳如道德,虚位随方寻。 昌黎创精语,非创至理自古今。 天地山河示此象,岂从原道之文垂训音。 漾舟而过偶契心。 仰观俯察归酌斟。 诗词问答问:滦阳别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 参考注释河北(1).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温 , 河 北地。”《淮南子·齐俗训》:“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 江 南、 河 北不能易其指,驰騖千里不能易其处。”《南史·谢灵运传》:“﹝ 谢灵运 ﹞将行,上书劝伐 河 北。”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 河 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2).省名。别称 冀 。省会 石家庄市 。 南为见“ 南讹 ”。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仁义(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定名(1) 给予名字 这个公司定名为三城公司 (2) 确定名分;命名 事实毕竟是事实,这样定名的实证都具有科学的威望 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道德(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虚位(1).空的坐位。 唐 韦应物 《出还》诗:“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旧唐书·李勉传》:“以名士 李巡 、 张参 为判官,卒於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於筵次,陈膳执酹,辞色悽惻,论者美之。” (2).空着的职位;有名无实的职位。《汉书·诸侯王表》:“﹝ 周 朝﹞歷载八百餘年,数极德尽,既於王 赧 ,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絶於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餘年。”《南史·茹法亮传》:“ 文度 为外监,专制兵权,领军将军守虚位而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 (3).特意空出职位。表示期待贤能。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养素丘园,台阶虚位;庠序公朝,万夫倾望。”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明史·吴宽传》:“ 弘治 八年,擢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吏部员缺,命虚位待之。” (4).空名号。 唐 韩愈 《原道》:“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章炳麟 《陇西有壮士》诗:“虚位不如尘土,何为硜硜独自苦。” 随方(1).依据情势。《南史·恩倖传论》:“若夫竭忠尽节,仕子恒图,随方致用,明君盛典,旧非本旧,因新以成旧者也。”《新唐书·张献诚传》:“ 献诚 喜功名,为政宽裕,有机略,随方制变,而简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传》:“ 炳文 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 (2).谓按原方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礼 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 胡三省 注:“言诸军各随所来之方散去也。”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宋 秦观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之二:“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问以经语,随方应对,歷歷无误。” 昌黎(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至理(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自古(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山河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垂训垂示教训。《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諫以明节。” 刘良 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先王垂训,开端中人。” 明 李贽 《答马历山书》:“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 清 陈炽 《<盛世危言>序》:“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空文垂训,道可传而器不可传。” 漾舟泛舟。《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李周翰 注:“漾舟,泛舟也。”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宋 王安石 《桃源行》:“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契心心意投合;称心。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吾与 彦辅 契心忘颜,飞腾云霄,无有远邇。” 明 袁宏道 《覆友人》:“故凡遇有契心之书,便当取读数徧。” 仰观俯察《易·繫辞上》:“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晋 嵇康 《养生论》:“害成於微而救之於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 明 宋濂 《文原》:“ 庖牺 仰观俯察,画奇偶以象阳阴,变而通之,生生不穷,遂成天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仰观俯察之间,定有活泼天机来往胸中,非古篋中所有者。” 酌斟(1).亦作“ 酌酙 ”。酌酒。 明 程嘉燧 《孙履正履和北上临别题赠长句》:“脱衣貰酒君酌斟,君胡不饮心沉吟。” 清 方文 《严子餐招同王宇安暨令嗣茂远朱岷左吴岱观夜集有怀亡友子岸》诗:“举觴命亲串,有酒当酌酙。” (2).考虑事情或行文等是否妥当和可行。《天地会诗歌选·根由歌》:“共结联盟表真心,同谋大事密酌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