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赋得天道无为(得然字八韵召试题)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系传曾明道,论衡亦著篇。 无思已示易,自化试观天。 赋物夫何作,为形任自然。 四时由相嬗,二气互因宣。 生长阳嘘发,成藏阴吸坚。 广惟翕以辟,大则直而专。 不动遂通感,守中听代迁。 法斯臻治者,其舜愿希旃。 诗词问答问:《赋得天道无为(得然字八韵召试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七 2. 得然字八韵召试题 参考注释明道(1032—1033) 宋仁宗年号 明道中。——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化自然化育。语本《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庄子·秋水》:“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史记·太史公自序》:“ 李耳 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二:“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 赋物描写物态。《聊斋志异·阿纤》 清 但明伦 评:“言之无文,识者讥之。此善赋物者未肯率尔操觚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末二句赋物上乘,可药纤滞之失。”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四时(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相嬗见“ 相禪 ”。 二气(1).指阴、阳。《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天地尊位,二气合而万物生;日月并明,四时敍而百度正。”《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 (2).二节气。《宋书·律历志下》:“ 冲之 曰:‘《四分志》,立冬中影长一丈,立春中影九尺六寸。寻冬至去南极,日晷最长,二气去至,日数既同,则中影应等,而前长后短,顿差四寸,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 生长(1) 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 小鸡生长很快 (2) 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 生长在山区的孩子 小明生长在北京 通感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李晓 《继续操练》:“要是你准头太差,点错分类,效果也许更好,内行看了会说你是高手,懂通感什么的。” 祖慰 《婚配概率·凳子上的实验心理学》:“他还能使你产生由视觉转为触觉的通感。” 中听(1).《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 孔 传:“民之所以治,由典狱之无不以中正听狱之两辞。”后以指治狱得当。《晏子春秋·问下七》:“节欲 * 富,中听 * 安。” 张纯一 校注引 孙星衍 曰:“中听,听狱得中也。” (2).听起来顺耳;好听。 唐 王建 《赠洪哲师》诗:“老僧真古画,閒坐语中听。” 宋 梅尧臣 《送崔黄臣殿丞之任庐山》诗:“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偏他説句话,我只是中听。”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小芹 ﹞听见她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做饭也忘了。” 代迁移易,更代。 明 宋濂 《水北山居记》:“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