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原文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谿。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诗词问答问:奉和受图温洛应制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参考注释八神(1).八蜡所祭之神。《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 唐 陆德明 释文:“蜡祭有八神。”详“ 八蜡 ”。 (2).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史记·封禅书》:“八神,一曰 天主 ,祠 天齐 。 天齐 渊水,居 临菑 南郊山下者。二曰 地主 ,祠 泰山 梁父 。盖天好阴,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於泽中圜丘云。三曰 兵主 ,祠 蚩尤 。 蚩尤 在 东平 陆监乡 , 齐 之西境也。四曰 阴主 ,祠 三山 。五曰 阳主 ,祠 之罘 。六曰 月主 ,祠之 莱山 。皆在 齐 北,并 勃海 。七曰 日主 ,祠 成山 。 成山 斗入海,最居 齐 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 四时主 ,祠 琅邪 。 琅邪 在 齐 东方,盖岁之所始。”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东北风》:“万乘雨休封禪树,八神波断 羡门 山。”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於是八神之祠徧於海上,万乘之驾常在 东莱 。” (3).八方之神。《汉书·武帝纪》:“用事八神。”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一曰八方之神。” 汉 扬雄 《甘泉赋》:“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军装。”《宋史·乐志七》:“五輅鸣鑾,六神警蹕。” 清 黄遵宪 《丘仲阏过访有诗八用前韵和之》:“闻道八神齐警蹕,人间早既唱堂堂。” (4).相传 帝喾 妃所生之八子。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妃( 帝嚳 妃)尝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八神’,亦为‘八翌’,翌明也,亦谓‘八英’,亦谓‘八力’,言其神力英明,翌成万象,亿兆流其神睿焉。”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晋 潘岳 《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輦,荫华盖。” 唐 杜牧 《洛阳长句》诗之二:“ 连昌 绣岭 行宫在,玉輦何时父老迎?” 清 纳兰性德 《王明君》诗:“椒庭充选后,玉輦未曾迎。” 六羽(1).古代诸侯的乐舞。有六列,每列六人,持羽而舞,故名。《春秋·隐公五年》:“九月,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参见“ 六佾 ”。 (2).即六翮。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鵠卵未孚,指掌之所靡,及其乘衝飈而燎巨野,奋六羽以凌朝霞,则虽智勇不能制也。”参见“ 六翮 ”。 瑶谿见“ 瑶溪 ”。 戒道登程,出发上路。《周书·刘璠传》:“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 璠 即号泣戒道,絶而又苏。”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应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宋 秦观 《祭监税主簿文》:“西风萧颯,长夜凄凉,灵车戒道,丹旐飞扬。” 伊川(1).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经的 伊河 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辛有 适 伊川 ,见被髮而祭於野者。” 杜预 注:“ 伊川 , 周 地。 伊 ,水也。” 杨伯峻 注:“ 伊川 , 伊河 所经之地,当今 河南省 嵩县 及 伊川县 境。”参见“ 伊水 ”。 (2). 宋 程颐 的别号。参见“ 伊川先生 ”。 通津(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水西(1).泛指水的西边。 唐 刘长卿 《寄灵一山人初还云门》诗:“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唐 赵嘏 《汾上宴别》诗:“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 (2).古寺名。 唐 时胜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宫水西寺 。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国府 涇县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临 涇溪 。旧建 宝胜 、 崇庆 、 白云 三寺…… 宝胜寺 即 水西寺 , 白云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庆寺 即 天宫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题泾县水西寺》诗:“ 长安 若问 江 南事,説道风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叶如萱艸,花黄,夏开。” 刻石(1).在石上雕刻。《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 。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清 龚自珍 《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 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 (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南史·范云传》:“ 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 山谷 自有刻石,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 唐 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 与天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瑞日象征吉祥的太阳。 唐 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一:“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 宋 杨无咎 《倾杯·上梁帅上元词》词:“瑞日凝暉,东风解冻,峭寒犹浅。” 明 王洪 《瑞象赋》:“瑞日照耀,荣光昭宣。”《群音类选·青莲记·明皇赏花》:“邀欢偶幸红亭上,金宫瑞日初长。” 中上(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四等。《书·禹贡》:“﹝ 青州 ﹞厥赋中上。” 孔 传:“赋第四。”《书·禹贡》:“﹝ 豫州 ﹞厥田惟中上。” 孔 传:“田第四。” (2).中等里的上等。《魏书·肃宗纪》:“癸亥,初听秀才对策,第居中上已上,叙之。” 宋 何薳 《墨经·松》:“明不足而紫者,曰紫松,品惟中上。”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其实以现在生活之艰难,家中历来之生活法,也还要算是中上。” (3).中午。《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中上得閒,还溜到门首同邻居们下象棋。” 郁达夫 《迟桂花》:“ 则生 中上还在说,说你若要来,他打算进城上车站去接你去的。”《中国谚语资料·农谚》:“早上雾腾腾,中上晒煞人。” 仙禽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騏骥也。”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唐 刘禹锡 《飞鸢操》:“青鸟自爱 玉山 禾,仙禽徒贵 华亭 露。” 微臣卑贱之臣。常用作谦词。《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元 吴师道 《朝阳台》诗:“微臣 宋玉 夸能赋,当日 襄王 岂真遇。”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伏念微臣,初来有志。诵诗书,力学躬耕修己,不復贪荣利。” 姚雪垠 《燕辽纪事》:“微臣身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忧,实在罪不容诛。” 羽翮(1).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郑玄 注:“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 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4).比喻辅翼或辅佐者。《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传》:“ 孙公 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 独先与游。” (6).犹飞腾。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抃舞亦作“ 抃儛 ”。拍手而舞。极言欢乐。《列子·汤问》:“ 娥 还,復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晋 潘岳 《藉田赋》:“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儛乎康衢,謳吟乎圣世。”一本作“ 抃舞 ”。《宋书·武帝纪中》:“靡不謳歌仁德,抃舞来庭。” 唐 贺敳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承欢徒抃舞,负弛窃忘躯。” 鸾鹥(1).鸾鸟与鹥鸟。皆凤属。用以比喻君子。《文选·张衡<思玄赋>》:“感鸞鷖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 李善 注:“鸞鷖,喻君子也……《山海经》曰:‘ 蛇山 有鸟,五色,飞蔽日,名鷖鸟。’《广雅》曰:‘鷖,凤属也。’”《宋书·谢灵运传》:“企 山阳 之游践,迟鸞鷖之栖託。” (2).喻君王。 唐 牛凤及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鸞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