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潼川怀少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王士祯 |
释义 | 潼川怀少陵原文返景下东津,扁舟涪水滨。 女墙崩积雨,郡郭入荒榛。 山夕烟花少,江流战伐频。 飘零思弟妺,嗟尔杜陵人。 诗词问答问:潼川怀少陵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七 参考注释返景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王维 《鹿柴》诗:“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唐 皇甫曾 《题赠吴门邕上人》诗:“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东津(1).古渡口名。 唐 杜甫 《泛江送客》诗:“二月频送客, 东津 江欲平。” 钱谦益 注引《舆地纪胜》:“ 东津 在 郪县 东四里,渡 涪江 水。” (2).泛指渡口。 宋 唐庚 《将家游治平院》诗:“昨日西楼弔王孙,今日 东津 悲逐臣。” 明 高启 《夜至阳城田家》诗:“东津渡头初月辉,南陵寺里远鐘微。” 扁舟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也称“女儿墙”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积雨长久下雨 积雨成灾 郡郭(1).郡城的郊野。 唐 张继 《阊门即事》诗:“试上 吴 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郡城。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施闰章 《溪涨》诗:“舟航浮郡郭,荇藻罥楼臺。” 荒榛(1).杂乱丛生的草木。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诗:“品松位何高,翠宫没荒榛。”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序》:“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 (2).引申为荒芜。《旧唐书·哀帝纪》:“ 洛城 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 夕烟傍晚时的烟雾 战伐征战;战争。《史记·龟策列传》:“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三国志·魏志·辛毗传》:“连年战伐,而介胄生蟣蝨。” 唐 杜甫 《阁夜》诗:“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四海平安絶士马,五穀丰登没战伐。” 朔望 《英雄碑前的花朵》诗:“当年随战伐,何日命干城。” 飘零(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杜陵(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 。 秦 置 杜县 , 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 。 晋 曰 杜城县 , 北魏 曰 杜县 , 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 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 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