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赞虎丘先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昙华 |
释义 | 赞虎丘先师原文老汉从来无禅,一味心中含毒。此毒时复现前,浑家大小不穆。 异口同音呪诅,至今活陷地狱。 一名临济正宗,一名丛林瞎秃。 诗词问答问:赞虎丘先师的作者是谁?答:释昙华 参考注释老汉(1) 年老的男子 (2) 老年男人的自称 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一味(1) 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一味蛮干 (2) 单纯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心中心里 含毒小毒虫名。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含毒》:“含毒者,蚊蚋之属, 江 岭 间有之, 郴 连 界尤甚。中者慎勿以手搔之,搔则愈痒愈毒。但布盐於上,以物封裹半日间,毒则解矣。” 时复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现前(1).出现于眼前。《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 呵罗单 跋摩 以顶礼足,犹如现前,以体布地,如殿陛道,供养恭敬,如奉世尊。” 宋 范成大 《枕上二绝》之二:“枕前百忍忽纷然,旧学新闻总现前。” 明 袁中道 《答云浦书》:“阴境现前,倏而随去。” (2).眼前,目前。 宋 朱敦儒 《好事近》词:“受用现前活计,且行歌行乐。”《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道﹞:‘ 老孙 只想后边地狱,蚤忘记了现前地狱。’” 清 蒋士铨 《冬青树·留营》:“獃子獃子,捨却现前受用,要图身后虚名。” 浑家(1) 全家 (2) 妻子 却才灶边妇人,便是小人的浑家。——《水浒传》 大小(1) 大小的程度,大与小,大或小 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长幼 说话没个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体的大小 计量箱子的大小 异口同音同“ 异口同声 ”。《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跡,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法苑珠林》卷十三:“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异口同音,一心敬礼,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 鲁迅 《彷徨·长明灯》:“‘那自然!’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 呪诅(1).犹咒骂。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未济》:“夫妇呪诅,太上覆颠。”《宋史·卢多逊传》:“通达语言,呪诅君父,大逆不道,干纪乱常。” 许地山 《光的死》:“这里还有人正咒诅我们哪!我那有面目回去呢?” (2).谓念咒语。《宋书·庐江王袆传》:“﹝公﹞覘天察宿,怀协左道,呪诅祷请,谨事邪巫。”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苦井》:“正月旦日清晨,有术人汲其水,往甜井中易水而来,向井呪诅而下之,此井遂变为甜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黑经》:“喇嘛有呪诅之术,凡 蒙古 有所争鬭,必令其徒诵之。” 至今(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地狱(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正宗原为佛教始祖教义的嫡系相承者;泛指嫡传承继 丛林(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