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复修府学故事
朝代 宋代
作者 韩绛
释义

复修府学故事原文

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嶲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左卷右力},岷峨秀气与云浮。

诗词问答

问:复修府学故事的作者是谁?答:韩绛
问:复修府学故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绛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绛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文翁

汉 庐江 舒 人。 景帝 末,为 蜀 郡守,“仁爱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飭行者与俱,使传教令”。 蜀 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文翁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广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郑宣徽见寄》:“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 文翁 。” 清 姜埰 《杂咏》:“思 吴 失 张翰 ,化 蜀 愧 文翁 。”

石室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蓬莱山 兮寂又阴。”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 刘氏 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

(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匱,以示识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清 钱谦益 《李自华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为观於石室,视我赞书。”

(5).岩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知 范蠡 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请如命。’”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岳巔,石室青青与天连。”《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见。” 唐 于邺 《赠隐者》诗:“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宋 苏轼 《游桓山记》:“登 桓山 ,入石室。”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叹钻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汉 刘向 《真君传》:“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数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始兴机山 东有两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更前百步,豁然开朗,见一石室,榜曰:申阳之洞。守门者数人,装束如昨夕庙中所睹。” 清 徐喈凤 《会仙记》:“ 秋鸿 以扇拂壁,忽豁大门,肃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别有天地。” 黄侃 章炳麟 《游仙联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乔 松 儔。”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有兴

有兴味,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八回:“ 凤姐 虽勉强説了几句有兴的话,终不似先前爽利,招人发笑。”

自流

(1) 自然地流动;自动地流

(2) 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做自己乐意的事

晚自习不许自流

贤嶲

见“ 贤俊 ”。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承学

(1).学习和继承师说。《汉书·董仲舒传》:“今陛下幸加惠,留听於承学之臣。” 颜师古 注:“言转承师説而学之。”

(2).谓从事学问。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自 梨洲 起而振其頽波, 亭林 继之,於是承学之士,知习古经义矣。”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繇此

(1).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 由 ”。《汉书·冯唐传》:“繇此言之,陛下虽得 李牧 ,不能用也。” 明 张居正 《圣孝纪》:“繇此观之,圣孝根心,非天所授,詎能然乎?” 清 李楷 《<嵞山集>序》:“繇此推之,必律天下之人皆归於己一轨。”

(2).因此。繇,通“ 由 ”。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輙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陞絀者,因得与大位。”

得人

用人得当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典礼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开学典礼

传习

传授与学习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盛际

犹盛时;盛世。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此霸道之至隆,而雍熙之盛际。” 宋 欧阳修 《群玉殿赐宴》诗:“盛际崇儒学,愚臣滥宠荣。”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内禅颂》:“中兴三朝,授受之懿,追媲 尧 禹 。一时荐绅名士,亲逢盛际。” 明 宋濂 《忠孝堂铭》:“遭逢盛际,忝被官使,方愧不能效犬马之力。”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讲求

(1).修习研究。《左传·宣公十六年》:“ 武子 归而讲求典礼,以脩 晋国 之法。”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凡讲求至理,曾不折以圣言,多採譎怪,以相扶翼,得无似以水济水邪?” 宋 陈亮 《江河淮汴策》:“然其议臣之讲求,若东流北流之説, 贾生 、 韩生 之论,虽或足以为一时之便利,揆之古义,是皆汩陈其五行者也,乌足以动天而回河乎!”

(2).追求;重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因为讲求快速,行书比楷书更多用处。” 沙汀 《困兽记》十二:“他是很讲求实际的,可是别人却也并不虚华。”

师友

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琢磨

思考;研究

这事我琢磨了很久

岷峨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秀气

(1) 清秀

这孩子长得越来越秀气了

(2) 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3) 小巧灵便

这把小刀做得真秀气

云浮

(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 陆游 《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朝 宋 王僧达 《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

(3).喻仕进。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