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泛月杂咏·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泛月杂咏·其三原文望前雅合早登舟,一捻钩痕见举头。 日渐移东渐升晚,再生西已是金秋。 诗词问答问:泛月杂咏·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一 参考注释望前望日之前。《水浒传》第一○六回:“此时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气,那轮几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昼一般。” 雅合(1).正好相合。《北史·长孙绍远传》:“﹝ 绍远 ﹞尝经 韩使君佛寺 ,闻浮图三层上鐸鸣,其音雅合宫调,因取而配奏,方始克谐。” (2).雅会。 元 车玺 《<河汾诸老诗集>序》:“ 麻貽溪 、 张石泉 、 房白云 ……诸老,与 遗山 游从宦寓中,一时雅合,以诗鸣 河 汾 。” 一捻一点点,可捻在手指间。形容小或纤细。 宋 刘过 《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千般风韵,一捻儿年纪,多宜!多宜!”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饿得那 楚 宫女腰肢一捻香。” 明 朱权 《荆钗记·遐契》:“思忆多娇,想他十指纤纤一捻腰。” 日渐一天一天逐渐地 日渐强壮 东渐(1).向东流入。《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故水不发 崐山 ,则不能扬洪流以东渐。” (2).引申谓向东方流传。 南朝 梁 简文帝 《 * 颂》:“西踰月窟,东渐扶桑。” 林纾 《送文科毕业诸学士序》:“ 欧 风既东渐,然尚不为吾文之累,敝在俗士以古文为朽败。” 再生(1) 机体的一部分在损坏、脱落或截除后重新生长 (2) 死而复活 (3) 加工废旧物品,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产品 再生橡胶 金秋秋季。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一:“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着温暖的阳光来到苹果梨树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