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眼儿媚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石孝友 |
释义 | 眼儿媚原文何须著粉更施朱。元不在妆梳。 寻常结束,珊珊环佩,短短裙襦。 花羞柳妒空撩乱,冰雪做肌肤。 而今便好,小名弄玉,小字琼奴。 诗词问答问:眼儿媚的作者是谁?答:石孝友 参考注释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施朱(1).涂以红色。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二:“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2).犹言涂脂抹粉。 清 戴名世 《洪崑霞制义序》:“乃一旦见有悦之者,则亦遂施朱涂粉,居然自以为国色。此窈窕贞静之女所疾趋而避者也。” 不在(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妆梳(1).梳妆打扮。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眉分八字真,口吐樱桃,眼转秋波,鬢挽乌云。” 元 卢挚 《朱履曲·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曲:“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粧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鼠狼》:“禁之不令粧梳,即欲自縊投井。” (2).梳妆打扮的款式。 唐 白居易 《时世粧》诗:“ 元和 粧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更几箇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梳妆打扮。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之一:“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 西京 。” 寻常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束(1) 完毕,不再继续 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 (2) 装束;打扮 结束而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收拾;处置 (4) 拘束 珊珊(1) 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 时闻杂佩声珊珊。——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2) 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环佩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 小姐气得把环佩都摔了 短短(1) 极短的 理发师把他的头发剪得短短的 (2) 被认为是极短的;尤指似乎是短暂的 只需等待短短的一个月 裙襦(1).裙子与短袄。《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陈书·孝行传·殷不害》:“ 简文 又以 不害 善事亲,赐其母 蔡氏 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 (2).借指妇女。 宋 陶穀 《清异录·黑心符》:“守一州则夫人并坐,论道经邦;奋庸熙载则于飞对内殿,连理入都堂,粉黛判赏罚,裙襦执生杀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妮子着力不徤,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 撩乱(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冰雪比喻清纯 肌肤(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而今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便好(1).正好;正可。 宋 范成大 《碧虚席上得赵养民运使寄诗约今晚可归次韵迓之》:“偶携尊酒上孱颜,忽忆行人瘴雾间。便好来分苍石坐,已教不锁翠云关。” 元 萨都剌 《过石子冈》诗:“露光日落红穿树,山色雨餘青近人。便好拂衣入山去,解鞍辞却马头尘。” (2).用于句末,表示希望的语气,犹言才好。《水浒传》第九一回:“皇天,只愿早早发救兵便好!”《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是姐姐不要临时变卦便好。” 小名(1).一般的名号,与褒美的名号“大名”相对而言。《逸周书·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 (2).小名声。《魏书·张普惠传》:“今宰辅专欲好小名,不图安危大计,此微臣所以寒心者也。” 唐 李德裕 《授元晦谏议大夫制》:“弗沽小名,以枉大节。” (3).古代逻辑用语,与“大名”相对而言,犹今之种概念,与属概念相对而言。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大名冠小名例》:“如《礼记》言‘鱼鮪’,鱼其大名,鮪其小名也。” (4).乳名,幼时起的非正式的名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唐叔偕 女,小名 父喻 ,容色俱美。”《魏书·崔浩传》:“ 浩 小名 桃简 , 颐 小名 周儿 。”《西游记》第九七回:“这等大年纪,还叫我的小名儿!” 巴金 《家》二:“ 琴 是小名,她的姓名是 张蕴华 。” 弄玉人名,相传为 春秋 秦穆公 女,嫁善 * 之萧 史 ,日就 萧史 学箫作凤鸣, 穆公 为作 凤台 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北周 庾信 《荡子赋》:“ 罗敷 总髮, 弄玉 初笄。” 唐 李白 《凤台曲》:“曲在身不返,空餘 弄玉 名。”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 延平 女子题壁诗﹞序云……二八结褵,新妇获参军之配,何异 莫愁 南国,得嫁 阿侯 ;庶几 弄玉 秦 楼,相逢 萧史 。”参见“ 萧史 ”。 小字较小的字体,小楷 小字报 琼奴美女。 宋 刘将孙 《沁园春》词:“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 元 赵善庆 《水仙子·仲春湖上》曲:“正春风啼鷓鴣,鬭娇羞粉女琼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