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降旨给借河间等府阙雨州县口粮诗以志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将谓前霖普遍滋,谁知数郡尚艰之。 督臣因有借粮请,阁谕教颁不待时。 载命诸官及诸吏,与其无滥要无遗。 成灾处所例秋赈,胥役侵饕在慎釐。 诗词问答问:《降旨给借河间等府阙雨州县口粮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五 2. 昨立秋后二日此间复得优膏意河间阙雨等处或可普沾因饬梁肯堂详勘筹办兹据该督奏河间等府属尚未得透雨二十六处受旱较甚难期有收 参考注释普遍全面。指广泛而有共同性 人们普遍的弱点 普遍不满 督臣即总督。因上对朝廷,故称。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清 林则徐 《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查上年臣 林则徐 先已会同前督臣 邓廷楨 、暨臣 豫堃 节次商议及之。” 谕教晓谕教诲。《管子·宙合》:“故諭教者取辟焉。”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諭教犹未竭也。”《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六年》:“太子之善,在於早諭教与选左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諭,晓告也。” 不待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与其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与其在这里等他,毋宁去找他更好 无遗一点不遗留 屠戮无遗 成灾造成灾害 害虫成灾,毁了大片庄稼 处所居住的地方;地点 胥役同来服役。《逸周书·度训》:“力竟任壮、养老、长幼,有报,民是以胥役也。” 胥吏与差役。《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司市官不敢怠慢,引著一班胥役,一面晓諭,一面巡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此胥役託词取钱耳。” 章炳麟 《訄书·定律》:“其在胥役,则借一人之力,骫更文法,以罗织人罪,其戕贼下民,百倍於士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