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分水岭
朝代 宋代
作者 葛绍体
释义

分水岭原文

岐路东西分,闽浙自兹异。
平波翼藂筱,荒丘带深隧。
渐闻新蛮音,不见旧朋类。
悽然独含情,谁与话幽意。
满空霜气横,鸿影过一二。
回首良不堪,归期数长至。
茫茫宇宙大,人生本如寄。

诗词问答

问:分水岭的作者是谁?答:葛绍体
问:分水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葛绍体的名句有哪些?答:葛绍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岐路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平波

见“ 平陂 ”。

蛮音

南方口音。《北齐书·陆法和传》:“又 法和 平常言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无敌,然犹带蛮音。” 唐 许棠 《寄陆睦州》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蛮音。”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墟里寒泉在,蛮音稚子餘。”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朋类

(1).犹同僚;朋辈。《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至於粮用穷匱,急合汤药,则唤求朋类,或见济,亦不让也。”

(2).同类事物。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含情

怀着感情;怀着深情(多指爱情)

含情脉脉

幽意

(1).幽深的思绪。 南朝 梁 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长。”

(2).幽闲的情趣。 唐 方干 《詹碏山居》诗:“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 《挽陈毅同志》诗:“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空霜

飞霜。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期数

亦作“朞数”。气数;命运。《后汉书·冯异岑彭贾复传论》:“昔 高祖 忌 柏人 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 彭亡 之地,留之以生灾。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亦作“朞数”。1.一年的天数。《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夫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阴阳各有数,合则化成矣。阳之策三十六,阴之策二十四。奇偶相命,两阳三阴,同得七十二。同则阴阳之数合。七十二者,化成之数也。化成则谓之五行之数。五之,得朞数。”

(2).年数。《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甲申,詔:‘ 吕大防 等永不得引用期数及赦恩叙復。’”

长至

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 仲夏之月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孙希旦 集解:“ 孔氏 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说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太平御览》卷二八引 后魏 崔浩 《女仪》:“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於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唐 戎昱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诗:“去年长至在 长安 ,策杖曾簪獬豸冠。” 清 钱谦益 《小至日京口舟中》诗:“偶逢客酒浇长至,且拨寒鑪泥 孟光 。”参见“ 长日 ”。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生本

生命的根本。《吕氏春秋· * 》:“其於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

如寄

好像暂时寄居。比喻时间短促。《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