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叨叨令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邓玉宾 |
释义 | 叨叨令原文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 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诗词问答问:叨叨令的作者是谁?答:邓玉宾 参考注释一个(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皮囊皮袋,佛教比喻人体驱壳 臭皮囊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为原来草莽。——《红楼梦》 包裹(1) 包成小包 (2) 包扎;包装。将 缠好成包 重气(1).重视义气;崇尚气节。 汉 张衡 《西京赋》:“都邑游侠……轻死重气,结党连羣。”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公丹心 * ,本自轻生;六郡三河,由来重气。”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重气徇长者,往往捐囊橐。” (2).谓重视文章气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故 魏文 称‘文以气为主’…… 公干 亦云:‘ 孔氏 ( 孔融 )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3).谓气郁结阻塞。《水浒传》第七回:“你丈夫教头和 陆谦 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 * 词话》第六十回:“这 李瓶儿 一者思念孩儿,二者着了重气,把旧病又发起来。” 骷髅(1) 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 (2) 干枯无肉的死人颅骨 顶戴(1)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分别饰红宝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等。也称“顶带” (2) 感激 举家顶戴不尽 (3) 敬礼 十分(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女使女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罗春伯政事》:“所有女使,候主人有词日根究。” 明 高明 《琵琶记·丞相教女》:“你做管家婆,倒哄着女使每閒耍,是何所为?”《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女使 春儿 见小姐双眉愁蹙,必有所思。” 拖刀计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云长 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 黄忠 ,名不虚传:鬭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亦比喻机谋;阴谋。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漾一个瓦块儿在虚空里怎生住的。” 元 邓玉宾 《叨叨令·道情》曲:“为儿女施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除了担山力。” 家私(1) 家庭财产 变卖家私 (2) 家务 省的见“ 省得 ”。 也么哥亦作“ 也波哥 ”。亦作“ 也末哥 ”。 元 明 戏曲中常用的衬词。无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是必休误了也么哥!休误了也么哥!”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今日个 琼英 为父题诗孝,端的可便感天地也波哥。” 元 张可久 《汉东山》曲:“中流扣舷歌,快活也末哥。” 明 王九思 《端正好·春游》套曲:“兀的不喜 * 也么哥!” 清 洪昇 《长生殿·闻铃》:“兀的不惨 * 也么哥,兀的不苦 * 也么哥!” 鲁迅 《伪自由书·从讽刺到幽默》:“也还是没有效,这怎不气死人也么哥呢!” 也么衬词。无义。 唐 钟离权 《赠吕洞宾》诗:“説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肩担著铁斧来也么,一箇越添忿怒精神恶。”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只争个迟也么疾,英雄志不灰,有一日登鰲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气也么消,有书函将军仔细瞧。” 长生(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道理(1) 事物的规律 跟他讲解物理学的道理 (2) 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 摆事实,讲道理 (3) 办法 我们可以商量个道理救得此人么?——《儒林外史》 (4) 打算 候朝廷诸事安顿后,再做道理。——《三侠五义》 (5) 处置;处理 咱们可先将他带回去,再作道理。——《施公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