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夏景初八十寿诗
朝代 明代
作者 朱用纯
释义

夏景初八十寿诗原文

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

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

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

早岁经术精,亦曾摧五鹿。

剑光欲射斗,虹气还韫椟。

青箱老平生,素心媚幽独。

幼安务慈爱,太丘尚雍穆。

息机观自得,齐物保无欲。

何求三岛青,不羡双瞳绿。

但凭仁寿理,耄耋犹朝旭。

况复得象贤,再世联芳躅。

既□龙虎文,岂向林泉伏。

抚此乐事多,遥遥跻百福。

斯晨进新醪,正值开黄鞠。

却笑陶渊明,委心大化逐。

犹羡草木姿,欲驻颓龄促。

诗词问答

问:夏景初八十寿诗的作者是谁?答:朱用纯
问:夏景初八十寿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朱用纯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用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2. 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参考注释

淳风

淳厚朴实的风土人情

流波

(1).流水。《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唐 罗隐 《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李善 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时复

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耆旧

年高望重者。《汉书·萧育传》:“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中受策。”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復恐初从乱离説。” 元 虞集 《苏武慢》词:“空自笑 洛下 书生, 襄阳 耆旧,梦底几时曾见。” 清 方苞 《白云先生传》:“当是时, 三楚 、 吴 、 越 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郑泽 《壬子秋日作诗奉呈》:“煌煌《邱》与《索》,渊粹惟耆旧。先生守遗经,清风淡儒素。”

嶷然

(1).形容年幼聪慧。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二》:“考德叙才,莫若 解瀆亭侯 宏 ,年十有二,嶷然有 周成 之质。”《南史·齐曲江公遥欣传》:“ 遥欣 髫齔中便嶷然。” 宋 王安石 《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勤威冯鲁公神道碑》:“自为儿童,状貌嶷然,慷慨有大意,人固已奇之矣。” 清 朱琦 《北堂侍膳图记》:“其右面微俯,嶷然而秀出者,为其季弟 湘渔 。”

(2).卓异貌;屹立貌。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羣。”《新唐书·韦处厚传》:“ 处厚 姿状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江 南有大、小 孤山 ,在江水中,嶷然独立。”《金史·百官志一》:“ 金 自 景祖 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嶷然自为一国。”

(3).端庄貌。《世说新语·言语》“ 庾公 造 周伯仁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顗 有风流才气,少知名,正体嶷然,儕辈不敢媟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中有佛坐像,高七尺餘,相好允备,威肃嶷然,首戴宝冠,光明时照。” 王闿运 《郭新楷传》:“应接衣冠,嶷然有度。”

颓俗

颓败的风俗。《后汉书·胡广传》:“ 广 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頽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魏书·游明根传》:“卿独秉冲操,居今行古,有 魏 以来,首振頽俗。”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贪进之戒,臣先犯之,何以率先百僚,表正頽俗?” 胡韫玉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俎豆奉典型,力与頽俗抗。”

家学

书香世家中相延续的学问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苏轼《刘壮与长官是堂》

当世

(1) 当代

(2) 指地位显要的人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弓冶

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北史·魏收魏季景等传论》:“ 季景 父子,雅业相传,抑弓冶之义。”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陈其弓冶,戴其簪缨。”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儿 陶洪 ,诗书勤习,堪承弓冶之传。” 清 龚鼎孳 《吴郎南征赋别》诗:“国士知弓冶,家声薄鼎鐘。”参见“ 弓裘 ”、“ 弓箕 ”。

相续

(1).相继;前后连接。《汉书·五行志上》:“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六:“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 宋 梅尧臣 《新雁》诗:“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

(2).连续。《坛经·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繫缚。”

早岁

早年

经术

犹经学。《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 唐 张祜 《投常州从兄中丞》诗:“史材谁是伍,经术世无双。”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罢黜诗赋崇经术,儒生讲习 丘 与 軻 。” 章炳麟 《黄先生传》:“余少时从本师 德清 俞君 游,亦数謁先生。先师任自然,而先生严,重经术,亦各从其性也。”

五鹿

(1). 春秋 时地名。(1) 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 , 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 ,乞食於野人。” 杜预 注:“ 五鹿 , 卫 地。”(2) 晋 地。即 五鹿墟 ,又名 沙鹿 。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 齐侯 、 卫侯 救 邯郸 ,围 五鹿 。” 杜预 注:“ 五鹿 , 晋 邑。”

(2).指 西汉 五鹿充宗 。(1)《汉书·朱云传》载, 充宗 通晓 梁立 《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 五鹿 岳岳, 朱云 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 清 王涛 《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 五鹿 。”(2)《汉书·佞倖传·石显》:“ 显 与中书僕射 牢梁 、少府 五鹿充宗 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 牢 邪 石 邪, 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

(3).复姓。

虹气

旧指天地的精气。《诗·鄘风·蝃蝀》“蝃蝀在东” 毛 传:“蝃蝀,虹也。夫妇过礼,则虹气盛。” 北魏 温子昇 《舜庙碑》:“虹气降灵, 姚墟 诞圣。” 唐 元稹 《出门行》:“兄上 荆山 巔,翻石辨虹气。”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侠概》:“呀,看星文耀日,虹气干云,果是神物。”

韫椟

见“ 韞匵 ”。

青箱

(1).收藏书籍字画的箱笼。《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 唐 贾躭 《赋虞书歌》:“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 清 方文 《润州早发》诗:“白露水千里,青箱书一函。”

(2).指青箱学。 唐 陆龟蒙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继箕裘青箱自幸。”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青箱谁寄,遗书何託;宗祀将斩,祠墓无依。”

(3).指古代行藉田礼时装种子的箱子。《隋书·礼仪志二》:“ 北齐 藉於帝城东南千亩内……以青箱奉穜稑种,跪呈司农,诣耕所洒之。”《宋史·礼志五》:“ 隋 以青箱奉穜稑, 唐 废其礼。青箱旧无其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端设襻,饰以青。” 宋 李长民 《广汴都赋》:“遂播青箱之嘉种,以成高廪之丰年。”

(4).指古代行册封礼时装封土的箱匣。《隋书·礼仪志四》:“诸王、五等开国及乡男恭拜,以其封国所在方,取社坛方面土,包以白茅,内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饰,封授之,以为社。”

(5).见“ 青葙 ”。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素心

(1) 本心;素愿

与素心相违

(2) 心地纯洁

素心人

幽独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慈爱

(1) 仁慈而爱人

(2) 温柔仁慈的爱和体恤

雍穆

(1).和睦;融洽。 汉 扬雄 《羽猎赋》:“乃祇庄雍穆之徒,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三国志·魏志·陈矫传》:“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 陈元方 兄弟。”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盛世看泰寧,圣治復雍穆。”

(2).庄重貌。 茅盾 《新疆风土杂忆》:“载歌载舞,歌为维语,音调颇柔美……舞容亦婉约而雍穆。”

息机

(1).息灭机心。《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君子知命,达人息机。”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及其晚年,息机以归老,萧然一室,若不知有门外事者。”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八:“千里行程暂息机,江山依旧境全非。”

(2).停止机械运转。 宋 梅尧臣 《陪观新水硙》诗:“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齐物

(1). 春秋 、 战国 时 老庄 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庄子 的《齐物论》中。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远慕 老 庄 之齐物,近嘉 阮生 之放旷。” 宋 王安石 《季子》:“昔 庄周 丧其妻,鼓盆而歌; 东门吴 丧其子,比於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

(2).使万物生长齐整。《汉书·律历志上》:“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三岛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謳歌预四民。”《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瓏。”

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双瞳

(1).两眼。 唐 杜甫 《天育骠图歌》:“毛为緑縹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2).重瞳,两个眸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人皆双瞳,修眉长耳。”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项王 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王琦 注引《史记·项羽本纪》:“闻 项羽 亦重瞳子。”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巫觋》:“或谬託双瞳,或揑称鬼附,妄论休咎,武断死生。”

但凭

任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但凭尊意。” 清 洪昇 《长生殿·进果》:“两位爷在上,本驛只剩有一匹马,但凭那一位爷骑去就是。”

仁寿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王吉传》:“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寿之域。”《汉书·董仲舒传》:“ 尧 舜 行德, * 仁寿。”《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由是天人通,阴阳和,俗躋仁寿,物无疵癘。”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至於 汤 武 ,拯涂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聪明神圣之主,又已禎祥毕集,仁寿可登矣。”

耄耋

犹高龄,高寿。 三国 魏 曹操 《对酒》诗:“人耄耋,皆得以寿终。”《北史·尉元传》:“虽老、更非官,耄耋罔禄,然况事既高,宜加殊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钊 《青春》:“斯则人类之寿,虽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无尽青春之域?”

朝旭

初升的太阳。 唐 韦承庆 《灵台赋》:“怒则烈火扇於衡飇,喜则春露融於朝旭。”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午曦斜而东箔撤蔽,朝旭警而西櫺透明。”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若红者,则一轮朝旭,如树头之高挂铜鉦已。” 赵朴初 《滴水集·<寄赠大谷莹润长老>诗》:“莫道黑风吹浪险,已看朝旭照天红。”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象贤

谓能效法先人的贤德。《书·微子之命》:“ 殷王 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郑玄 注:“象,法也,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 唐 刘禹锡 《蜀先主庙》诗:“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柳亚子 《子游先生遗像为哲嗣史良女士题》诗:“雪洁兰馨説象贤,明珠掌上更翩翩。”

再世

(1).两代。《左传·宣公十二年》:“是 晋 再克而 楚 再败也, 楚 是以再世不竞。” 杜预 注:“ 成王 至 穆王 。”《后汉书·马援传》:“曾祖父 通 ,以功封 重合侯 ,坐兄 何罗 反,被诛,故 援 再世不显。” 李贤 注:“祖及父不得为显任也。” 宋 王安石 《贵池主簿沉君墓表》:“再世家於 杭州 之 钱塘 。”

(2).再出世,重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一:“在 武汉 当时,这位 邓演达 的旧部随着政治部的复活,认真仿佛着 邓演达 的再世。”昆曲《十五贯》第六场:“那 况钟 是有名的 包公 再世,足智多谋,厉害无比。”

芳躅

指前贤的踪迹。《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敏行訥言,俱嗣芳躅。”《旧唐书·郑畋传》:“岂谓凡流,继兹芳躅,臣所以忧不称承旨之任也。” 清 方文 《题张虞山理琴图》诗:“诗存琴不传,遗响谅难续。 虞山 者谁子,异代承芳躅。”

龙虎文

指《龙虎经》。道教论丹诀书。 明 王世贞 《寿申封君歌题青鸟图》:“石室时窥龙虎文, 洪崖 亦送烟霞醑。”

林泉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遥遥

(1) 距离很远

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

(2) 时间久远

遥遥无期

(3) 漂遥流动的样子

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百福

犹多福。《诗·大雅·假乐》:“干禄百福,子孙千亿。”《墨子·鲁问》:“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殃销祸散百福併,从此直至耇与鮐。”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大会》:“捧云浆,谩歌百福受天庆,喜 江 东新造,典午重昌。”

新醪

新酿的酒。 晋 陶潜 《停云诗》序:“罇湛新醪,园列初荣。”

正值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陶渊明

(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委心

把心放下

曷不委心任去留。——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大化

(1).谓化育万物。《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2).谓人生的重要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

(3).指生命。 晋 陶潜 《还旧居》诗:“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明 唐寅 《刘太仆墓志铭》:“大化奄忽,投轨泉途。”

(4).指宇宙,大自然。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晋 陶潜 《神释》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清 周亮工 《岁暮远为客嘉平廿四日赋》:“昭昭大化内,岂有私阳春。”

(5).广远深入的教化。《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 孔颖达 疏:“故我大为教化,劝诱我所友国君,共伐叛逆。”《新唐书·陈子昂传》:“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傅尃 《拟城南读书》诗:“乐静可言仁,大化浩穹宇。”

(6).佛教语。指佛的教化。《法华玄义》:“説教之纲格,大化之筌蹄。”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颓龄

衰年;垂暮之年。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頽龄。” 南朝 齐 谢朓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穨龄。” 清 姚鼐 《大观亭》诗:“举目衰林如脱髮,几人採鞠制穨龄。”

頽齡:衰老之年。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頽龄。”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頽龄。” 郭沫若 《瓶》诗之三九:“我昨天还好像是个少年,却怎么便到了这样的颓龄!”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23: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