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陈进士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毛滂 |
释义 | 赠陈进士原文民生委所穷,出仕增轗轲。家山有蕨薇,归足瘳饥饿。 功名我岂敢,动若手足缚。 太官五斗粟,饱食惭且颇。 老胥抱文书,俾我供吏谭。 厌此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朋游久益落,蹭蹬自老大。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子决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诗词问答问:赠陈进士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参考注释民生民众的生计 国计民生 出仕成为仕宦 轗轲亦作“ 輱軻 ”。亦作“輡軻”。1.困顿,不得志。《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 汉 王逸 注:“輡軻,不遇也。言己年已过五十,而輡軻沉滞,卒无所逢遇也。埳,一作轗,一作輡。” 洪兴祖 补注:“轗,音坎。埳坷,不平也。輡軻,车行不平。一曰不得志。”《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 唐 杜甫 《咏怀》之一:“嗟余竟轗軻,将老逢艰危。”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然精神界之伟人,非遂即人羣之骄子,輱軻流落,终以夭亡。” (2).坎坷,路不平。《北史·文苑传序》:“道轗軻而未遇,志鬱抑而不申。” 宋 曾巩 《幽谷晚饮》诗:“当今甲兵后,天地合轗軻。” 清 刘汉藜 《捉人行》:“吁嗟小民亦何辜,水陆一时遭轗軻。” 家山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蕨薇蕨与薇。均为山菜,每联用之以指代野蔬。《诗·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宋 苏辙 《上清辞》:“玉食有不享兮,会潢污蕨薇之不弃。”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诗之四:“果熟收梨枣,蔬香煮蕨薇。” 陈樗 《甲寅十一月感事》诗:“薪胆初闻忘 越 耻,蕨薇竟见拜 周 封。” 饥饿饿 免于饥饿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岂敢(1) 怎么敢;不敢。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 我岂敢单独行动 (2) 怎敢 他岂敢欺骗她 (3) 我不值得如此称赞。谦辞 岂敢,岂敢! 手足(1) 指兄弟 亲如手足 (2) 指举动、动作 手足无措 (3) 指党羽,爪牙 广有手足 (4) 手和脚 太官官名。 秦 有太官令、丞,属少府。两 汉 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 北魏 时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 北齐 、 隋 、 唐 因之。 宋 代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参阅《通典·职官七》。 五斗粟指微薄的官俸。 元 耶律楚材 《和刘子中韵》诗:“今日君之来,非为五斗粟。” 明 李东阳 《五斗粟》诗:“五斗粟不屈人,五株柳不出门。”详“ 五斗米 ”。 饱食吃得饱,充分满足了需要量 文书(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将毋表示选择的疑问词。《韩诗外传》卷四:“客有见 周公 者,应之於门曰:‘何以道 旦 也?’客曰:‘在外即言外,在内即言内。入乎,将毋?’ 周公 曰:‘请入。’客曰:‘立即言义,坐即言仁。坐乎,将毋?’ 周公 曰:‘请坐。’”参见“ 将无 ”。 深坐久坐。 唐 李白 《怨情》诗:“美人卷珠帘,深坐嚬蛾眉。” 旧书(1) 残破的书 (2) 古书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朋游见“ 朋游 ”。 亦作“ 朋游 ”。1.朋友交往。《后汉书·朱穆传论》:“ 朱穆 见比周伤义,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絶交》之论。” 南朝 陈 周弘让 《与徐陵荐方圆书》:“与吾朋游,积有年岁。” (2).朋友。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宋 曾巩 《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繆。” 清 朱彝尊 《折桂令》曲:“归去来休,闲把君恩,説与朋游。” 蹭蹬(1) 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 功名蹭蹬之际 (2) 倒霉;失势 蹭蹬多拙为。——杜甫诗 自老(1).犹告老。谓以己年老而辞官。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上之听其休,为不敢勤以事,下之自老,为无为而尊荣也。” (2).自然衰老。 唐 拾得 《无题》诗之二:“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宋 韩元吉 《六州歌头》词:“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宋 辛弃疾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词:“冉冉年华吾自老。” 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今吾子有。——《国语·晋语》 嘉吾子之赐。 吾子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吾子未之思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百忧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颜郎《文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 李善 注引《汉武故事》:“ 颜駟 ,不知何许人。 汉文帝 时为郎,至 武帝 ,尝輦过郎署,见 駟 尨眉皓髮。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 文帝 时为郎, 文帝 好文,而臣好武;至 景帝 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於郎署。’上感其言,擢拜 会稽 都尉。”后因以“颜郎”指际遇难逢而年已老的人。 南朝 梁 萧子显 《日出东南隅行》:“皆笑 颜郎 老,尽讶 董公 超。” 唐 李贺 《河阳歌》:“花烧 中潬城 , 颜郎 身已老。” 清赏清玩 新诗(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出人(1).超出众人。《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谚曰:‘ 扬州 独步 王文度 ,后来出人 郄嘉宾 。’” 宋 司马光 《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君性嗜学,年十五,志节已皦皦出人。”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史籍·出人不远》:“饱食终日而不学,岂能过人乎?出人,如古言:加人一等;后世言:出人一头地。” (2).到刑场 * 。《水浒传》第四十回:“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到处看出人。便是京师天子 * 也放人看。”《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这个小囚囊的再坏不得,每次出人,他都是跟我争,我要杀这个,他也要杀这个。” 阿英 《流离》二:“ 汉口 今天被捕的人比昨天更多。每天早晨都要‘出人’,时间在五点左右。” 珠玉(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欬唾(1).比喻声音,谈吐。《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 羽 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九:“文章似 扬 马 ,欬唾落明珠。” (2).形容不费力气或时间短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顾盼可以驱辞力,欬唾可以穷文致。”《旧唐书·王武俊传》:“势同患均,转寇讎为父子欬唾间。” 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正业(1) 正规的职业;本职工作 不务正业 (2) 古时读书人的正规课业 风雅(1) 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 举止风雅 (2) 《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不作(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