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读曾吉甫横碧斋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子翚 |
释义 | 读曾吉甫横碧斋诗原文携锄引荒泉,偶步松岗北。泠然毛骨清,楚尾见秋色。 稻气馥初凉,柽阴澹微日。 缅怀小斋居,棂槛增岑寂。 旷度灭知闻,微吟数峰碧。 若人端好修,珍驾动无迹。 深穷伊水源,峻陟衡山极。 终焉憩孔林,所乐惟自得。 延和数酌醪,侑静一编易。 向来辱倾输,洞见胸中白。 思亲道匪侔,既远情不怿。 矧余质冥顽,固未易刻画。 尊生有遐心,克已无全力。 以兹畏所知,负负常夕惕。 余波傥时渐,玉汝天其或。 诗词问答问:读曾吉甫横碧斋诗的作者是谁?答:刘子翚 参考注释泠然(1).轻妙貌。《庄子·逍遥游》:“夫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注:“泠然,轻妙之貌。” 宋 陈师道 《和和叟第课还自都下》:“青云直上马如龙,来往泠然若御风。” 清 赵执信 《彭蠡湖》诗:“泠然乘风游,託身任毫毛。” (2).寒凉貌;清凉貌。《太平广记》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感怀》诗之二:“天风吹面泠然过,十万烟云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扬的声音。《晋书·裴楷传》:“ 绰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辞清畅,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古镜﹞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泠然时一鸣,故向人飞舞。” 骨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蒋子文 者, 广陵 人也。嗜酒好色,挑达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 唐 杜牧 《赠李秀才》诗:“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 徐陵 。” 楚尾指古代 楚 地下游一带。 宋 范成大 《题岳麓道乡台》诗:“山外 江 水黄, 江 外满城緑……长烟贯 楚 尾,远势带 吴 蜀 。” 宋 陆游 《病退颇思远游》诗:“平日身如不繫舟,曾从 楚 尾客 秦 头。”参见“ 楚尾吴头 ”。 秋色(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初凉谓刚开始凉爽。 唐 白居易 《西风》诗:“新霽乘轻屐,初凉换熟衣。” 后蜀 毛熙震 《菩萨蛮》词之二:“残暑晚初凉,轻风渡水香。” 阴澹谓山色暗淡。 晋 夏侯湛 《愍桐赋》:“蔽阴澹之南表,覆阳阿之北外。” 缅怀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斋居(1).斋戒别居。《明史·左懋第传》:“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于坛门。” (2).家居;闲居。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纷纷宾从厌粱肉,公也斋居饱饘粥。” (3).家居的房舍;书房。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吾宗继之,以 颜氏 子得一之义,名其斋居。” 棂槛栏杆。 汉 班固 《西都赋》:“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舍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 汉 张衡 《西京赋》:“伏櫺槛而頫听,闻雷霆之相激。”《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櫺槛邳张,鉤错矩成。” 李善 注引 薛综 曰:“櫺槛,臺上栏也。” 岑寂高而静;清冷 去帝乡之岑寂。——《鲍照赋》 旷度犹大度。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志宏材。” 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旷度逢知晚,高才处下难。”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老爷旷度超然,必能自遣,不至苦楚。” 知闻(1).知悉;知道。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闻。” 唐 姚合 《送宋慎言》诗:“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 (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来。’” (3).消息。 唐 张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觅 十娘 兮断知闻。” (4).交结;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 游荡莫知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唐子西 ﹞后以党祸謫 罗浮 ,作诗云:‘説与门前白鷺羣,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剪灯新话·爱卿传》:“妾即 罗氏 也。感君想念,虽在幽冥,实所惻愴,是以今夕与君知闻耳。” (5).朋友。 唐 白居易 《黄石岩下作》诗:“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湖海飘然避世纷,汀鸥沙鷺旧知闻。” 微吟小声吟咏。《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雍门子 臺微吟, 孟尝君 为之於邑。” 宋 陆游 《一笑》诗:“半醉微吟不怕寒,江边一笑觉天宽。”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三:“所以志为道,淡宕生微吟。” 郁达夫 《赠福州报界同人》诗之一:“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 好修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无迹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水源(1) 水道的源头或上游 (2) 河流的发源地或源头 (3) 民用水、工业用水或灌溉用水的来源 威胁要切断水源 衡山古称“南岳”,中国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著名。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岳庙、祝圣寺、方广寺、南台寺、藏经殿、祝融殿等建筑。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孔林孔子 及其后裔的墓园。在 山东 曲阜市 城北门外,有林道与城区相连。面积约三千亩,环以高墙。林内古木参天,有享殿等建筑,历代碑刻、石兽等很多。是我国著名的古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元 揭傒斯 《孔林图诗》:“ 尼山 之下,有 洙 有 泗 ;有蔚 孔林 ,在 泗 之涘。”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三十:“石鼓摩挱拜 孔林 ,每谈佛性説仙心。” 自得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和数几个数的和。也叫“和” 静一镇定宁静,专一不变。《庄子·刻意》:“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 成玄英 疏:“纵使千变万化,而心恆静一。”《文选·韦孟<讽谏>诗》:“矜矜 元王 ,恭俭静一。” 李善 注:“ 孔安国 《尚书传》曰:‘矜矜戒慎,恭敬静守。’一,道也。”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 * 阿稽竖子阿段往问》诗:“有生固蔓延,静一资隄防。” 仇兆鳌 注:“水多草生,恐滋蔓延,故须专意隄防。” 向来(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倾输指把感情尽量表达出来。《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但缘情在倾输,理难黜责,涛等敷奏,朕亦优容。”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皇后笺》:“听九宾之臚传,莫陪抃舞;望五云之宫闕,徒极倾输。” 洞见明察;清楚地看到 洞见利害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远情犹深情。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二:“星回夜未艾,洞房凝远情。”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郁达夫 《游莫干山口占》:“坐卧幽篁里,恬然动远情。” 不怿(1).不悦;不欢愉。《史记·五帝本纪》:“﹝ 尧 ﹞召 舜 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 舜 让於德不懌。” 裴骃 集解:“谓辞让於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懌也。” 唐 元稹 《莺莺传》:“然而君既不懌,无以奉寧。”《明史·钱士升传》:“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初, 郑子侨 却聘, 闺秀 颇不懌。” (2).谓病不愈。《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 孔 传:“ 马 本作不释。云:不释,疾不解也。” 宋 岳珂 《桯史·三忠堂记》:“时 周益公 在里居,春秋七十有九矣,是岁多不懌,稍谢碑版之请,不肯为。”《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太子侍疾无忧色,上不懌,遣太子先还。” 余质指碎布。 明 李东阳 《赠淑人孙母钱氏墓志铭》:“用不殄物,衣虽久不垢敝,裁剪繒锦,不遗餘质,积至数十片,輳合补葺,五色间错,粲然成文。” 冥顽昏庸顽钝;愚钝无知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韩愈《祭鳄鱼文》 未易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刻画(1) 雕刻和绘画 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郭沫若《游西安》 (2) 精细地描摹,塑造 刻画入微 刻画英雄人物形象 遐心(1).与人疏远之心。《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朱熹 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明 汤显祖 《答门人桂仲雅书》:“我所思兮在 桂林 ,乃三年不通一问,而有遐心耶?” 清 陈确 《哭长翁叔父文》:“徒以山川辽越,音问久疏,二十年来,窅如隔世。叔父遽疑其有遐心。” (2).避世隐居之心。 南朝 齐高帝 《塞客吟》:“悟樊笼之或累,悵遐心以栖远。” 宋 陈师道 《寄答王直方》诗:“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之八:“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 (3).放逸不羁之心。 汉 张衡 《思玄赋》:“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不遐心。”《晋书·元帝纪论》:“或高旌未拂,而遐心斯偃,迴首朝阳,仰希乾栋,帝犹六让不居,七辞而不免也。” (4).广阔的胸襟。 清 黄宗羲 《蒋万为墓志铭》:“ 万为 之文,御以遐心,主以理骨,儼然大家体裁也。” 全力全部力量;所有的力量 竭尽全力 全力以赴 全力支持 所知(1)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负负犹言惭愧、惭愧;对不起、对不起。《后汉书·张步传》:“ 茂 让 步 曰:‘以 南阳 兵精, 延岑 善战,而 耿弇 走之。大王柰何就攻其营,既呼 茂 ,不能待邪?’ 步 曰:‘负负,无可言者。’” 李贤 注:“负,愧也。再言之者,愧之甚。” 惠栋 补注引 王幼学 曰:“负负,犹言负罪负罪。” 宋 刘攽 《不愧屋漏赋》:“谨尔燕居,自获申申;仰夫匪隐,罔貽负负之文。” 洪深 《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 姜禹丞 闻之,惟有大呼负负而已。” 夕惕谓至夜晚仍怀忧惧,工作不懈。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吴 主不此之思,不加夕惕,佞諂凡庸,委以重任,危机急於彍弩,亡徵著於日月。” 南朝 梁 沉约 《立太子恩诏》:“夕惕寅畏,若寘渊谷。”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夙兴念委託,夕惕怀艰辛。”参见“ 夕惕若厉 ”。 余波指事件结束后残留的影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