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袁尚书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吴潜 |
释义 | 和袁尚书韵原文珠琲无烦费斗量,家家泼撒不珍藏。浑疑入腊梅花放,已卜来年稻颗香。 万感固知由气类,一根元只自心秧。 天怜老子忧民切,将变荒州作富穰。 诗词问答问:和袁尚书韵的作者是谁?答:吴潜 参考注释珠琲(1).珠串。多形容形似珠串的水珠等。《文选·左思<吴都赋>》:“金鎰磊珂,珠琲阑干。” 刘逵 注:“琲,贯也。珠十贯为一琲。”《艺文类聚》卷九八引 北齐 邢劭 《甘露颂》:“蜜房下结,珠琲上悬。” 宋 苏轼 《碧落洞》诗:“泉流下珠琲,乳湔交縵缨。” (2).喻人材。 清 赵翼 《分校杂咏·落卷》:“暗投未必皆珠琲,无限人间叹不平。” 烦费(1).大量耗费。《史记·平準传》:“自是之后, 严助 、 朱买臣 等招来 东甌 ,事两 越 , 江淮 之间萧然烦费矣。” 唐 杜甫 《壮游》诗:“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内翰简》:“久客於此,每以烦费公帑为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途中脚直供亿,烦费不貲,因大亏损。” (2).烦琐费辞。 唐 刘知几 《史通·表历》:“天子有本纪,诸侯有世家……而重列之以表,成其烦费,岂非谬乎!” 斗量形容数量之多。 唐 刘禹锡 《泰娘歌》:“斗量明珠鸟传意,紺幰迎入专城居。” 家家每户 泼撒(1). 江淮 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餘。” (2).亦作“ 泼洒 ”。将液体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河畔烧过的草地,黑乎乎的,像国画先生泼洒了成吨的墨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到底是大家姑娘出身,懂得规矩礼法,虽是一大罈子的 山西 老醋,搁在心上,却不肯泼撒出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猜他是个坏人,确是冤枉了他,倒像个土粮户……举动才那样地直率粗鲁,气象才那样地土苕,用钱也才那样地泼撒。” 珍藏(1) (2) 珍重地收藏 珍藏至今 (3) 珍贵的收藏物 罕见的珍藏 梅花(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来年未来的一年;下一年 万感种种感触 万感交集 气类(1).意气相投者。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绪,禁固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乃望交气类,脩人事,叙人伦。”《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 刘良 注:“气类,谓同气相求,方以类聚也。” 清 赵翼 《再简稚存》诗:“固知声名播,兼恃气类联。”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 (2).气质同类者。 唐 白居易 《秋蝶》诗:“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 鲜卑 、 乌桓 ,我之气类,可以为援,奈何击之!” 胡三省 注:“ 鲜卑 、 乌桓 , 东胡 之种,与 匈奴 同禀北方刚强之气,又同类也。” 根元根源;根本。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其根元可考也,形理可求也。” 五代 齐己 《言诗》:“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少不得花有根元玉有芽,待説时惹的风声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谓宗教根元,在乎信仰,制度戒法,悉其荣华。” 只自徒自,徒然。 唐 杜甫 《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峡水苍茫,徒为龙蛇深窟,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 老子(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忧民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富穰富足丰盛;富足兴旺。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