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斋居即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汝譡 |
释义 | 斋居即事原文累石欲拟山,附垠爱生竹。半寻裁方沼,筒水注兹足。 鸂鶒游其内,焉知海鸥浴。 始收春葩丹,修长夏条绿。 观物各自遂,抚时一何速。 深居有广思,纡履无远瞩。 圣世营世宁,哲潜避身辱。 高情或贻诮,散迹乃见局。 逝将从负樵,归老寒润曲。 诗词问答问:斋居即事的作者是谁?答:赵汝譡 参考注释水注(1).文具名。专供注水于砚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与此同购者, 商 爵一, 汝窑 水注一。”《花月痕》第九回:“﹝ 秋痕 ﹞瞧那桌上的一个白玉水注,两三个古砚……乱堆在靠窗这边。”参阅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文房部》、 明 高濂 《遵生八笺·水注》。 (2).《水经注》的省称。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 秦 权 汉 尺,以为质古;《山经》《水注》,以为博雅。” 鸂鶒亦作“ 鸂鶆 ”。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鷓鴣。” 顾嗣立 补注:“《临海异物志》: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无毒气。” 其内其中 从公布的遇难者名单得知,他不在其内 海鸥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性喜群飞,羽毛多黑白相间,以鱼螺、昆虫或谷物、植物嫩叶等为食 修长瘦长 夏条夏天树木茂盛的枝条。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诗苑书》:“夏条可结,睠於邑而属词;冬雪千里,覩纷霏而兴咏。”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唐 韦应物 《夏花明》诗:“夏条緑已密,朱蕚缀月鲜。” 各自(1) 各人自己 他们各自的家 各自解决食宿问题 各自弃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评 一何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深居幽居,不跟外界接触。《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深居以避辱。” 唐 周贺 《送僧还南岳》诗:“自説深居后,邻州亦不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至 宣德 二年七月,上諭三法司,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清史稿·简亲王喇布传》:“上諭曰:‘ 简亲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无尺寸之功,深居会城,虚糜廪餉。’” 远瞩远望。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远瞩既濡翰,徒自劳心目。” 宋 曾巩 《山水屏》诗:“深堂得欹眠,高枕生远瞩。” 圣世犹圣代。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涉圣世不知圣主,是则盲者不能别青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且夫爱憎好恶,古今不均……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南史·庾仲文传》:“令 贾谊 、 刘向 重生,岂不慷慨流涕於圣世邪!”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一:“圣世选才终用赋,白头来此试诸生。” 明 屠隆 《綵毫记·拜官供奉》:“圣世际昇平,车书九州,笙歌万井。” 潜避隐避;躲避。 汉 李尤 《屏风铭》:“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三国演义》第三回:“ 儒 曰:‘……主公且须避之。’ 卓 乃入园潜避。”《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李勉 ﹞取过三两一封银子,教他递与,赠为盘费,速往远处潜避。” 高情(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贻诮见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明 祁彪佳 《周公鼎年兄自粤西归过访偕游寓山》诗:“为言猿鹤休貽誚,把臂林间有故人。”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一:“比之村教督诲蒙伎俩,貽誚高明。” 散迹犹浪迹,行踪无定。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 贺监 犹狂,还散跡、千巖风露。” 金 赵元 《村居夏日》诗:“官府不著名,散跡村落深。” 负樵(1).背柴。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吾闻礼於 关生 ,见负樵者几焉;正乐於 霍生 ,见持竿者几焉。吾将退而求诸野矣。”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因大雪,见老叟负樵而鬻,二子哀其衰迈,饮之以酒。” (2).指背柴的人。 宋 陆游 《湖山·西跨湖桥》诗:“傍水多投钓,穿云有负樵。” 归老(1).辞官养老。《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因谢病,归老於 薛 。” 宋 苏轼 《醉白堂记》:“夫 忠献公 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於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二公并以大宗伯归老于家,享江山儿女之乐。” (2).终老。 唐 何扶 《送阆州妓人归老》诗:“竹翠嬋娟草逕幽,佳人归老傍汀洲。”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僧 慧暕 涉猎儒书,而有戒行, 永乐 中,尝预修《大典》,归老 太仓 兴福寺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