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朝代 宋代
作者 欧阳修
释义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原文

锺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
瓠巴鱼自跃,此事见於书。
师旷尝一鼓,群鹤舞空虚。
吾恐二三说,其言皆过欤。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鸟与鱼。

诗词问答

问: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伯牙

春秋 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著名琴师 成连 先生,三年不成。后随 成连 至 东海 蓬莱山 ,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为他所作。见 汉 蔡邕 《琴操·水仙操》。《荀子·劝学》:“ 伯牙 鼓琴而六马仰秣。” 杨倞 注:“ 伯牙 ,古之善鼓琴者,亦不知何代人。”《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 鼓琴, 钟子期 听之。方鼓琴而志在 太山 。 钟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 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 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 死, 伯牙 破琴絶弦,终身不復鼓琴,以为世无足復为鼓琴者。” 高诱 注:“ 伯 ,姓; 牙 ,名,或作 雅 。” 唐 钱起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诗:“ 伯牙 道丧来,弦絶无人续。” 明 杨慎 《兰亭令》:“此乃高山流水之操, 伯牙 復生,不能出其右矣。”

已乎

算了。《左传·昭公十二年》:“﹝ 南蒯 ﹞将适 费 ,饮乡人酒。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杨伯峻 注:“已乎、已矣乎、已矣哉,皆絶望之词。”

谢世

逝世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瓠巴

亦作“ 瓠芭 ”。传说 春秋 时 楚国 的著名琴师。《列子·汤问》:“ 瓠巴 鼓琴,而鸟舞鱼跃。”《荀子·劝学》:“昔者 瓠巴 鼓瑟,而沉鱼出听。”《淮南子·说山训》:“昔者 瓠巴 鼓瑟,而淫鱼出听。” 高诱 注:“ 瓠巴 , 楚 人也。善鼓琴。”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瓠芭 鼓瑟,渊鱼出听。”

师旷

春秋 晋国 乐师。善于辨音。《孟子·离娄上》:“ 师旷 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参阅《左传》、《国语》、《逸周书》、《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后以为听觉超凡,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 唐 杨炯 《浑天赋》:“螟何细兮, 师旷 清耳而不闻, 离朱 拭目而无见。”

一鼓

(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晋 赵鞅 、 荀寅 帅师城 汝 滨,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孔子家语·正论解》:“ 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 王肃 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晋书·温峤传》:“ 峻 ( 苏峻 )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操 若攻将军, 宫 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 操 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一鼓打下 太原 ,不令敌人跑掉一个!”参见“ 一鼓作气 ”。

鹤舞

亦作“ 鹤儛 ”。1.《韩非子·十过》:“ 平公 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 师旷 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舞”形容优美的舞姿。 唐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之二:“鸞歌随风吹,鹤舞向鵾弦。” 唐 武三思 《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笔动鸞迴,絃调鹤儛。”

(2).比喻大雪飞舞。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正 辽东 鹤舞,涤瑕荡垢; 江 淮 斤运,砌玉浮雕。”

空虚

里面没有什么实在东西的;不充实的

反对派所持的空虚的论点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愚智

亦作“ 愚知 ”。1.愚者与智者。《庄子·在宥》:“愚知相欺,善否相非。”《吕氏春秋·勿躬》:“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易官,则各当其任矣。”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且 尒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谈丛二》:“言国运且衰,旦夕有愚智同尽之祸也。”

(2).愚笨与聪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风俗,儿生一期……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鍼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寳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谓试儿。” 宋 欧阳修 《送吴生南归》诗:“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唯於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3).谓似智而实愚。《西游补》第七回:“ 项羽 道:‘美人,人要辨个智愚、愚智。 始皇 的智是个愚智。’”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