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偶因团聚思想仙岩指就观瞻龛……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道真 |
释义 | 原文人生四大{上物下心}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诗词问答问:《偶因团聚思想仙岩指就观瞻龛……》的作者是谁?答:释道真 参考注释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四大(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 (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 长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 (3).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道暉 好着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为之语曰:‘ 显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谓之四大。 显公 ,沙门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妇人也。” 下心屈意从人。 明 李贽 《定林庵记》:“肯俯首下心,归礼穷士,日倚簷楹,欣乐而忘其身之贱,必欲为圣人然后已者耶!”《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即不然,也该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后布告天下,问罪兴师。” 杨朔 《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还得低首下心,处处让人。” 烦笼(1).樊笼。关鸟兽的笼子。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矫矫焉,鲸跃乎沧海;昂昂焉,鹤出乎烦笼。” (2).指烦恼的牢笼。《法苑珠林》卷四一:“烦笼幽闭,难成出离。”《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弥勒 ,汝久居圣位,已出烦笼,三僧祇刼修行,百万生中精进。” 罪人有罪的人 罪人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作福(1).谓作善事而获福祉。《书·盘庚上》:“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 孔 传:“善自作福,恶自作灾。” 孔颖达 疏:“汝有善,自作福;汝有恶,自作灾。” (2).赐福。《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所好多则作福,所恶多则作威。” 宋 宋祁 《宋景文杂说》:“有所爱,能以得君之赏以贵之,是谓作福。” 所以(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众生(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受穷遭受穷困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苦行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他的苦行已明显可见 本分(1) 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属于实际职责的事 (3) 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 本分人 禁戒(1).戒备。《后汉书·百官志二》:“尉主闕门兵,禁戒非常。” (2).亦作“ 禁诫 ”。指佛教的禁条戒律。《百喻经·子死欲置家中喻》:“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百喻经·就楼磨刀喻》:“犹如愚人,毁破禁戒,多取钱财,以用修福。”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宣律 禁诫坚苦,焚修精洁。” 奢华奢侈浮华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项链》 不同(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今生这辈子;现在的一生 今生快乐,来世更幸福 努力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勤精勤奋专精。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 冥路(1).冥途。《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魂魄飘流冥路间,若问三涂何处苦?咸言五道鬼门关。” 宋 柳永 《秋蕊香引》词:“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冥途》:“只为生前没善缘,死归冥路受熬煎。” (2).犹言死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莲 入曰:‘君殆矣!是真鬼物。暱其美而不速絶,冥路近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芸 曰﹞:‘今冥路已近,苟再不言,言无日矣。’” 苦海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脱离苦海 日逐(1). 匈奴 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汉书·匈奴传上》:“﹝左贤王﹞病死,其子 先贤掸 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於左贤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 吕向 注:“日逐、单于,皆 匈奴 名。”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2).每天。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销恨花》:“帝与 贵妃 日逐宴於树下。”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你如今多大年纪?日逐柴米,是那个供给你?”《儒林外史》第一回:“﹝ 王冕 ﹞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发愿佛家语。发下宏大的渡世心愿。后指表明心愿或愿望;起誓 弘道(1).弘扬大道,弘扬正道。《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规谏太子》:“尽情义以兼极,谅弘道之在人。” 清 梅曾亮 《吴府君墓表》:“儒者避其名而不復权其义,世因以儒之行病不广大,岂所谓能弘道者乎?” (2).大道;正理。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皇上继隆,经教弘道。” 李周翰 注:“以经教天之大道也。” 回去返回原处去;回家 千万别回去,否则有危险 莫难宝珠名。 晋 郭义恭 《广志》:“莫难珠,其色黄,生 东夷 。”一本作“ 木难 ”。参见“ 木难 ”。 即莫难扇。 明 孙临 《江南曲》:“沙棠舟,窈窕女,蜚襳垂髾杂白褚。手持莫难将雏曲,荡漾青波照紫縠。”参见“ 莫难扇 ”。 往来(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层层(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