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月华清·秋砧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杜贵墀 |
释义 | 月华清·秋砧原文故国风凉,空闺秋早,几年相望河汉。 拂拭清砧,只恐石同心烂。 暗携从、织女机边,险化向、望夫山畔。 肠断,正铜壶漏永,玉关人远。 底事声声渐缓,料瘦指寒生,细腰力倦。 我正无衣,况听角残笳乱。 念年来、紫塞烽惊,总付与、青衫泪满。 吟玩,怅遥天霜角,万家庭院。 诗词问答问:月华清·秋砧的作者是谁?答:杜贵墀 注释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故国(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风凉(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空闺谓丈夫外出,妻子寂寞独居之处。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一:“环情倦始復,空闺起晨装。”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 相望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河汉(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拂拭掸去或擦去尘土 清砧(1).捶衣石的美称。 唐 杜甫 《暝》诗:“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2).指捶衣声。 清 屠爌 《赠别袁重其》诗:“霜凄茂苑清砧急,月照荒臺落叶多。” 郁达夫 《七夕行装已具邀同学数人小饮于室王一之有诗送行依韵和之》:“欲把长戈挥落日,敢违远志恋清砧。” 同心(1) 思想或认识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圆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织女(1) 织女星的古俗称 (2) 从事纺织的女子 化向谓受德化而归顺。《后汉书·班超传》:“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化向,大小欣欣,贡奉不絶。” 望夫山古迹名。各地多有,均属民间传说。其最著者有 辽宁省 兴城市 西南的 望夫山 ,相传为 秦 时 孟姜女 望夫之处,上有 孟姜女 庙。其他如 安徽省 当涂县 西北、 江西省 德安县 西北、 山西省 黎城县 西北, 湖北省 阳新县 西南等都有 望夫山 。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浊漳水》,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庆一统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发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挚之情。 明 张景 《飞丸记·誓盟牛女》:“泪逐江流和水汲, 白龙江 作望夫山。” 肠断喻非常悲痛 铜壶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唐 顾况 《乐府》:“玉醴随觴至,铜壶逐漏行。” 宋 王安石 《春寒》诗:“冰残玉甃泉初动,水澁铜壶漏更长。”《水浒传》第三一回:“五鼓楼头,点点铜壶正滴。”《花月痕》第四一回:“别泪铜壶共滴,愁肠兰燄同煎。”参见“ 刻漏 ”。 关人(1).古代守关的官吏。《仪礼·聘礼》:“及竟,张旜誓,乃謁关人。” 胡培翚 正义:“关人之长,天子谓之司关,诸侯谓之关尹。”《逸周书·大聚》:“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 (2).动人;感人。 唐 李白 《杨叛儿》诗:“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唐 皇甫松 《摘得新》词之二:“管絃兼美酒,最关人。” (3).提取人犯。《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我奉 淮安 军捕衙门来 扬州府 关子关人,你敢锁我。” 底事(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寒生贫苦的读书人。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某 江 南一寒生,遭际真主。适主上以巨觥敌饮,仅至无算,抵掌语笑,如僚友之无间。” 宋 陆游 《与本路郡守启》:“某潦倒寒生,沉迷薄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予一介寒生,终身落魄。” 细腰亦作“ 细要 ”。1.纤细的腰身。《墨子·兼爱中》:“昔者, 楚灵王 好士细要,故 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 楚王 宫内无不推其细腰。” (2).代指美女。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诗之三:“黄鶯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3).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何 文 ﹞暮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长丈餘,高冠黄衣,升堂呼曰:‘细腰!’细腰应诺。及将曙, 文 乃下堂中,如法呼之,问曰:‘……汝復为谁?’曰:‘我杵也,今在灶下。’”后即以细腰称杵。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4).土蜂别名。《庄子·天运》:“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 成玄英 疏:“蜂取桑虫,视为己子。”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细腰无雌,蜂类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细腰不自乳,举族长孤鰥。” (5).棺木合缝的木榫。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钉细要,削除铲靡,不见际会。” 南朝 梁 江淹 《铜剑赞》序:“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钉,悉用细腰。其细腰之法,长七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状如木枰,两头大而中央小……棺凡用细腰五十四枚。” 无衣(1).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2).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 (4).《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 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 元 王逢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有道 ,梦逢 秦 鬼歌《无衣》。” 紫塞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 付与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吟玩亦作“ 吟翫 ”。吟咏玩赏。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适有人以 陈子昂 《感遇》诗相示,吟翫激烈,即日为《寄思玄子》诗二十首。” 宋 林逋 《送长吉上人》诗:“ 淮 流迟新月,吟玩想忘眠。”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适》:“每一篇已,好事者輒传播吟玩。”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示我两卷书,明牕得吟玩。” 遥天犹长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二:“遥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重峦俯 渭水 ,碧嶂插遥天。”《天雨花》第二回:“遥天如洗出明月,秋气清高桂蕊馨。” 霜角边寒地区戍卒吹的号角。 明 戚继光 《盘山绝顶》诗:“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庭院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