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查海塘总河兰第锡李奉翰西安巡抚秦承恩各报雨雪情形诗以志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沿河冬月颇望泽,下浣欣逢雨雪沾。 全陕土膏早滋润,西安各报麦麰恬。 慰虽旰食宵衣际,冀尚南优西普兼。 七字吟成还自戒,犹斯盼特不知廉。 诗词问答问:《查海塘总河兰第锡李奉翰西安巡抚秦承恩各报雨雪情形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四 2. 据兰第锡李奉翰等奏称自浙江查勘海塘回沿途查阅河工十一月二十六日行至高邮宝应地方浓阴密雨至二十七日寅时方止得雨二寸有馀又据山阳清河禀报得雨二寸桃源宿迁得雪寸馀至三寸不等邳州得雪积厚五寸等语 参考注释沿河(1).靠河地带。 唐 敬括 《省试七月流火》诗:“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宋史·河渠志七》:“自 常州 至 望亭 一百三十五里, 运河 一有所节,则沿河之田,旱岁资以灌溉。”如:沿河灌区。 (2).顺着河道。《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王彦章 ﹞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 德胜 。” 朱自清 《威尼斯》:“从 圣马克方场 沿河直向东去,有一处公园。” 冬月指冬天。《史记·酷吏列传》:“ 温舒 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南史·刘孝绰传》:“初, 孝绰 居母忧,冬月饮冷水,因得冷癖,以 大同 五年卒官,年五十九。”《宋史·刑法志三》:“ 吴充 建请:‘流人冬寒被创,上道多冻死。请自今非情理巨蠧,遇冬月听留役本处,至春月遣之。’詔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我从去年冬月里就答应他引见你大哥的,所以他一直等在京里,不然他早就要赶回 湖北 去的了。” 下浣见“ 下澣 ”。 土膏(1).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国语·周语上》:“阳气俱蒸,土膏其动。”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元 胡南 《春日田园杂兴》诗:“水活土膏动,风微花气深。”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2).肥沃的土地。《汉书·东方朔传》:“故 酆 镐 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縹。” (3).鸦片。《清史稿·德宗纪二》:“命 柯逢时 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其餘如钱粮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开办。” 滋润(1) 用食物或营养品供应 喝杯可乐滋润一下 (2) 浸润;使湿润 雨露滋润禾苗壮 西安陕西省省会。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市区面积86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0万。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古迹有半坡遗址、碑林、大雁塔等,陇海铁路从该市经过,它是中国西北经济文化中心,机械、纺织工业占突出地位 麦麰麦子。 宋 苏轼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萧条麦麰枯,浩荡日月宽。” 旰食宵衣天已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务。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玄宗 在位岁久,倦於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於右丞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奋乾纲旰食宵衣,持国柄敬天慰庙。” 郭沫若 《毛主席永在》诗之一:“旰食宵衣躬尽瘁,英雄儿女泪盈巾。”亦省作“ 旰宵 ”。《诗话总龟后集》卷一引 宋真宗 诗:“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狥公。”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臣惟有殫诚夙夜,悉志旰宵。” 七字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自戒自我警惕。《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汉 张衡 《上陈事疏》:“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 宋 陈亮 《问答下》:“得其性而有以自勉,失其性而有以自戒。”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