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口数粥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范成大 |
释义 | 口数粥行原文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诗词问答问:口数粥行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参考注释家家每户 腊月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淅米淘米。《仪礼·士丧礼》:“祝淅米于堂,南面用盆。” 郑玄 注:“淅,汏也。”《淮南子·兵略训》:“百姓开门而待之,淅米而储之。” 高诱 注:“淅,渍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 与 殷荆州 语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劒头炊。’ 殷 曰:‘百岁老人攀枯枝。’”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出抚》:“淅米向矛头,鞭影遥挥南斗。” 轑铛用勺刮锅。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口数粥行》:“大杓轑鐺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分口(1).谓河流或道路分出岔口。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流从 巩 北河分口,直到 淮 南种官柳。” (2).谓一人同时口述不同内容的问题。《新唐书·岑文本传》:“及得 文本 ,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疫鬼散布瘟疫的鬼神。古代迷信,以为瘟疫有鬼神在主宰。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礼》曰: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牧童在牛圈闻有扣门者,急起视之,见壮夫数百辈,皆披五花甲,著红兜鍪,突而入。既而隐不见,及明,圈中牛五十头尽死。盖疫鬼云。”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凡鬼皆依附墙壁而行,不能破空,疫鬼亦然。” 无处(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蔗糖甘蔗制成的糖 滑甘(1).古时用以给菜肴调味的佐料。《周礼·天官·食医》:“调以滑甘。” 孙诒让 正义:“谓以米粉和菜为滑也。” (2).代指甘美的食物。 唐 刘禹锡 《述病》:“洎疾之杀也,虽饮食是念,无滑甘之思,日致復初,亦不自知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至於著书,盖出下下策,而此习胶攀不能释。固尝悔哂,猛藏去弗视,乃若禁婴孺之滑甘,未能几何,留意愈甚,虽有倾河摇山之辩,不復听矣。” 无比没有能够相比的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的优越性 黄粱(1).粟米名。即黄小米。《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黄粱出 蜀 、 汉 , 商 、 浙 閒亦种之,香美逾於诸粱,号为竹根黄。”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寇宗奭 曰:“黄粱白粱,西 洛 农家多种,为饭尤佳,餘用不甚相宜。” (2).同“ 黄粱梦 ”。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陈媿斋 师召 在 南京 ,尝有梦中诗寄予,予戏答之曰:‘举世空惊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説,説向痴人梦转长。’” 明 张煌言 《卜天种昼寝戏成》诗:“新秋萧颯北窗凉,一枕 羲皇 梦亦长。试问 漆园 蝴蝶影,可曾逆旅闹黄粱。” 毛 *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全家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团栾(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澹瀲结寒姿,团欒润霜质。” (2).圆貌。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欒。”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欒月?” (3).指圆月。 宋 林逋 《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4).借指月光。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回文五》词:“月也异当时,团欒照鬢丝。” (5).团聚。 唐 孟郊 《惜苦》诗:“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欒。” 元 张养浩 《普天乐》曲:“山妻稚子,团欒笑语,其乐无涯。” 明 王韦 《玉漏迟》词:“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欒。” (6).环绕貌。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见寄》:“有情碧嶂团欒绕,无数朱楼縹緲临。” (7).团子。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诗:“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团欒﹞,糰子。” 晚饭一天结束时吃的一顿饭;晚上吃的饭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孩子(1) (2) 儿童。如:男孩子;女孩子 (3) 儿女 她的孩子病了 余波指事件结束后残留的影响 新元(1).新年号。《后汉书·律历志中》:“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者也。” 宋 陆游 《春晴登小台》诗:“谁知老子痴顽甚,看改新元十一回。” (2).新春元旦。农历正月初一。 宋 赵长卿 《探春令·寻春》词:“新元纔过,渐融和气。” 叶气和合之气。《新唐书·循吏传序》:“故叶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百,与 汉 相埒。” 调玉烛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仇兆鳌 注:“玉烛云孙,喜太平有象。”参见“ 玉烛 ”。 天行(1).天体的运行。《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颖达 疏:“行者,运动之称……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復始,无时亏退。” 唐 韩愈 《重云李砚疾赠之》诗:“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夫天行不能无岁差,况鬼神乎?” (2).任自然而行。《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郭象 注:“任自然而运动。” (3).犹天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谈命运者仅付天行,信因果者只嗟劫数。” (4).指流行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船底苔,疗天行。”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又谁知遇天行染了这场儿病疾,险些儿连性命也不得回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千金藤》:“﹝千金藤主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疟瘴。”《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宣教 感天行时疫病,无旬日而故。” 过来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多跟“得”或“不”连用) 活儿不多,我一个人干得过来 万福古代妇女行的敬礼,两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疵疠亦作“ 疵厉 ”。1.灾害疫病;灾变。《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成玄英 疏:“疵癘,疾病也。” 陆德明 释文:“‘癘’音厉, 李 音赖,恶病也。本或作‘厉’。” 晋 《<春秋穀梁传>序》:“川岳为之崩竭,鬼神为之疵厉。” 杨士勋 疏:“厉音例,又作癘。” 陆德明 释文:“疵厉,谓灾变也。” 唐 元稹 《祈雨九龙神文》:“凡天降疵厉,必因於人。” 宋 曾巩 《诸寺观谢雪文》:“人无疵癘之患,物有丰成之祥。” 清 姚鼐 《<医方捷诀>序》:“夫医虽小道,然其本出於圣帝所为……其极至於使人无疵癘夭札之伤。” (2).比喻 * 。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向令战胜 日本 ,於 中国 全局初无裨益,转恐因以骄贪,而人心之疵癘永远於深痛。” 豆粥(1).用豆煮成的粥。《后汉书·冯异传》:“时天寒烈,众皆飢疲, 异 上豆粥。明旦, 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豆粥,飢寒俱解。’” 宋 苏轼 《豆粥》诗:“君不见 呼沱 流澌车折轴, 公孙 仓皇奉豆粥。” (2).指米中掺豆煮成的粥。 许地山 《危巢坠简·解放者》:“在窗户底下,他喝着豆粥,抽着烟,眼睛不住地看往来的行人,好像在侦察什么案情一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