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崇恩寺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彭举 |
释义 | 崇恩寺原文绀殿肇何年,古雅足幽赏。嵌空结宝盖,玲珑如绮幌。 诚哉运斤手,巍然阅今曩。 丹碧浮霄汉,斑剥亦苍莽。 境界半村郭,清净绝尘壤。 谛听万籁寂,时闻松风响。 盛夏此中憩,纳爽思解网。 聊以历三匝,情想为一荡。 诗词问答问:崇恩寺的作者是谁?答:彭举 参考注释绀殿指佛寺。 隋 江总 《幡赞》:“光分紺殿,采布香城。” 唐 崔日用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紫宸欢每洽,紺殿法初隆。” 清 曹寅 《唐县开元寺》诗:“紺殿尽頽花亦萎,更谁墙缺补春泥。” 古雅雅致而有古典风味(多指器物或诗文) 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警察和赞美诗》 嵌空1.亦作"嵌空"。 2.空阔。 3.凹陷。 4.玲珑。宝盖(1).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於阶道侧竪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百亿宝盖弥覆其上。”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菩萨飞象,越香土而来仪,五百宝盖,腾光自合。” 唐 骆宾王 《帝京篇》:“小堂綺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云笈七籤》卷一一四:“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沓映,羽旂荫庭。”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十二:“宝盖逢花网,金函护叶笺。” (2).即宝盖头。详“ 宝盖头 ”。 玲珑(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运斤亦作“ 运釿 ”。1.挥动斧头砍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良匠善能运釿,故无弃材。”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於方正;量枘製凿,术乃取於纵横。”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张昺》:“命夫运斤,树有血出,众惧欲止,公乃手自斧之。” (2).喻技艺的高超。《北齐书·杜弼传》:“无取於游刃,有惭於运斤,不足破秋毫之论,何以解连环之结?”《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章敬怀晖禅师》:“ 郢 人无污,徒劳运斤。”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嗟予生也鲁,空有运斤意。”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 巍然屹立 丹碧(1).泛指涂饰在建筑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宋 陆游 《桃源忆故人·应灵道中》词:“丹碧未乾人去,高栋空留句。” 清 唐甄 《潜书·非文》:“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狗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2).犹丹青。指绘画。 清 王晫 《今世说·宠礼》:“﹝ 史鉴宗 ﹞心灵敏,多艺能,能诗善弈,工字学,兼精丹碧。” 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气凌霄汉 斑剥(1).斑驳,色彩错杂貌。 五代 欧阳炯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虎皮斑剥红。” 明 周浈 《池口舟中见九华山》诗:“嵁霞上斑剥,石乳下碖硱。”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 武昌 ,这座斑剥的古城。” (2).斑斑点点而有剥落。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题大令保母帖》诗:“点画微微见斑剥,陶坯泥沙相杂糅。”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极乐寺》:“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鱼鳞,大可七八围,盖奇物也。”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尊彝斑剥探 商 周 ,得意换却千金裘。” 苍莽无边无际的样子 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境界(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村郭村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某乙》:“抵 苏松 间,日游村郭,凡数月。”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士卒及民团相从者增至三千人……居无帐幕,雨无薪木,村郭无居民,远近无援。” 清净(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绝尘超绝尘路,即与人世隔绝 许由务光非绝尘也。—— 清· 黄宗羲《原君》 谛听注意地听,仔细听。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諦听殊未足。”《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合掌跪膝諦听。”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肃肃全军,諦听諦听。” 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万籁有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 松风(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盛夏夏天最热的日子 盛夏酷暑 农夫小民,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于今正当盛夏,岂不是空想?——《海市》 解网亦作“ 解罔 ”。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典出《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 南朝 梁 沉约 《汉东流》诗:“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是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罔祝禽者矣。”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公神道碑》:“公於是百道长围,一面解网。” 三匝亦作“ 三帀 ”。1.三周。《史记·项羽本纪》:“﹝ 楚军 ﹞围 汉王 三帀。”《晋书·王忱传》:“ 忱 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髮裸身而入,绕之三帀而出。” 唐 李白 《猛虎行》:“有时六博快壮心,遶牀三匝呼一掷。” (2).形容反复盘旋。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唐 蒋冽 《夜飞鹊》诗:“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情想(1).犹情思。 唐 张鷟 《游仙窟》:“五嫂曰:‘娘子向来频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眿朝来顿引?’” 清 董说 《<西游补>序》:“浸淫而别具情想,别转人身,别换区寓,一弹指间事。” (2).指知觉。 宋 梅尧臣 《读月石屏诗》:“犀蛤动活有情想,石无情想已非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