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垓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巩 |
释义 | 垓下原文三杰同归汉道兴,拔山余力尔徒矜。泫然垓下真儿女,不悟当从一范增。 诗词问答问:垓下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参考注释三杰(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汉 代的 张良 、 韩信 、 萧何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 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 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谓能用三杰,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 ,故得失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 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 成都 数十日, 璋 出降” 裴松之 注引《傅子》:“ 刘备 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诸葛亮 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张飞 、 关羽 勇而有义,皆万人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 备 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唐 代的 宋璟 、 张说 、 源乾曜 。《新唐书·宋璟传》:“十七年,为尚书右丞相,而 张説 为左丞相, 源乾曜 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詔太官设饌,太常奏乐,会百官尚书省东堂。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 同归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汉道(1). 汉 代的道统、国祚。《汉书·翼奉传》:“今 汉 道未终,陛下本而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优乎?”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 汉 道亨而天驥呈才, 魏 德楙而泽马効质。” 明 陈宗之 《汉道》诗:“ 汉 道昔云季,四海沸羣雄。” (2).指 汉 兵所行的道路。《史记·东越列传》:“ 餘善 闻楼船请诛之, 汉 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 汉 道。” (3).通往 汉 土的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夜郎 旁小邑皆贪 汉 繒帛,以为 汉 道险,终不能有也。” 拔山(1).比喻力大。《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 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赵朴初 《刮地风·咏风暴》曲之一:“拔山卷海看风威,枷锁齐飞。” (2).比喻极其困难。《汉书·刘向传》:“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 余力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 不遗余力 泫然水滴落的样子 听了这个悲痛的消息,她不禁泫然泪下 垓下1.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汉高祖刘邦围困项羽于此。参阅《史记.项羽本纪》。儿女(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不悟(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从一见“ 从一而终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