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文同 |
释义 |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原文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诗词问答问: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参考注释甘滋(1).甜美的味道。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荔枝成实在六七月间。虽乾而致之,然新者於其甘滋犹未尽失。” (2).指甘美的水。 宋 韩维 《和吴九王二十八雪》:“寒光动城闕,甘滋入田垄。” 宋 文同 《蓬溪苏令均利泉》诗:“尽言彼污浊,岂尔同甘滋。比户获美饮,颂君皆一辞。” 齿寒(1).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旧唐书·田弘正传》:“自 弘正 归国, 幽 、 恆 、 鄆 、 蔡 有齿寒之惧。”《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 唐 彊 郑 弱,势必举 郑 , 郑 灭则大 夏 有齿寒之忧。”参见“ 脣亡齿寒 ”。 (2).齿酸。 宋 孙艤 《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 吴姬 先齿寒。” 醍醐(1) 酥酪上凝聚的油 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本草纲目·兽一》引寇宗奭 (2)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义。如天台宗喻《法华》为醍醐,真言宗喻陀罗尼藏为醍醐 琅玕(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佳境美好的境界 渐入佳境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前人(1) 以前的人 满意地详细讲述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的不同之处 (2)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