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范成大 |
释义 | 原文绳倚扶枵骨,蒲1一1团阁瘁肤事疑偿业债,形类窘办拘。空劫真常体,浮生幻化躯。 个中元不二,无语对文殊。 诗词问答问:《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参考注释枵骨耗虚之骨。谓瘦弱的身躯。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老怀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四:“绳椅扶枵骨, * 阁瘁肤。” 业债犹孽债,业障。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之四:“事疑偿业债,形类窘囚拘。”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想烟花业债心常恨,莫不是常逢着寡宿孤辰。” 形类形体类别。《孔丛子·记问》:“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 宋 徐铉 《校定<说文解字>序》:“六国之世,文字异形,然犹存篆籀之迹,不失形类之本。” 空劫佛教语。成、住、坏、空四劫之末。谓世界灭坏之后,再造之前的空虚阶段。 宋 陆游 《北窗睡起》诗:“高怀元在 羲皇 上,大事已明空劫前。” 宋 叶适 《潘广度》诗:“坐具平铺佛叉手,空劫以前人总有。”参阅《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 真常释道用语。真实常住之意。《楞严经》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唐 吕岩 《敲爻歌》:“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释道之书,以真常为性,以清浄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浮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幻化变幻,奇异的变化 雪后的山谷,幻化成一个奇特的玻璃世界 个中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不二(1) 没有两样,一致和相同的 君令不二 (2) 专一,不变心 对革命坚贞不二 无语(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文殊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 大日如来 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 释迦牟尼佛 的左胁侍,与司“理”的 普贤菩萨 相对。 中国 传其说法道场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晋 殷晋安 《文殊象赞》:“ 文殊 渊睿,式昭厥声。”《四游记·唐三藏被难得救》:“愿佛慈悲,早见 文殊 金身,赐我真经,留传东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相传山上徧地皆黄金, 观音 、 文殊 犹生。” 诗文赏析【原题】: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赓和,胜终日饱闲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