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薛能 |
释义 |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原文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干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 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 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 终篇本无字,谁别胜阳春。 诗词问答问: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的作者是谁?答:薛能 全唐诗:卷558-1 参考注释大雪(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汉书·律历志上》:“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 南朝 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 (2).指降雪量大的雪。《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初晨清晨。 唐 孟郊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诗:“独泪起残夜,孤吟望初晨。” 唐 薛能 《新雪八韵》:“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开门敞开大门地;公开地 开门整党 开门整风 万象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龙钟(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李端《赠薛戴》 老态龙钟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 萧索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物外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户牖门窗,借指家 老子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松筠松树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 侃 则临危不挠, 鸦仁 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娇鸞 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正色(1) 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 (2) 纯正的颜色,指青、黄、赤、白、黑等色 (3) 严肃的神色 正色痛斥 正色厉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随流(1).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也。” (2).随着江水流到之处。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 (3).顺应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清 曹寅 《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诵愚山先生荣园句和雪坪来韵》:“即赏感前修,随流问时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无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独其形质亡耳。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要津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 宾从杂遝实要津。——杜甫《丽人行》 位居要津 诗客诗人。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诗:“禪僧与诗客,次第来相看。” 金 元好问 《留赠丹阳王炼师》诗之一:“当时笑伴今谁在,诗客凄凉 饭颗山 。” 清 查慎行 《即事》诗之一:“俗吏讐诗客,文书恼病夫。” 情想(1).犹情思。 唐 张鷟 《游仙窟》:“五嫂曰:‘娘子向来频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眿朝来顿引?’” 清 董说 《<西游补>序》:“浸淫而别具情想,别转人身,别换区寓,一弹指间事。” (2).指知觉。 宋 梅尧臣 《读月石屏诗》:“犀蛤动活有情想,石无情想已非的。” 戍人古代守边官兵的通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赵简子 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 北齐 颜之推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马色迷关吏,鸡鸣起戍人。” 唐 马戴 《别灵武令狐校书》诗:“雁池戎马饮,鵰帐戍人过。”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 终篇(1).篇末。 汉 贾谊 《吊屈原文》:“ 屈原 , 楚 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想入云霄之际,作者神魂飞越,如在梦中,不至终篇,不能返魂收魄。” (2).终竟全篇。 晋 陆机 《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阳春温暖的春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