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雨(六月十七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雨(六月十七日)原文阵雨既优沾,快霁日已四。 过午山云生,䨸䨸渐密积。 棼丝落悠扬,不徐亦不疾。 五风律之调,五雨夏非备。 然以晴为佳,先忧吾夙志。 诗词问答问:雨(六月十七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 2. 六月十七日 参考注释阵雨短时间内强度有显著变化的降雨 霁日晴日。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飞鸢操》:“长空悠悠霽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 明 吴承恩 《对雪忽生诗情戏用苏韵》之一:“瞥眼遥山融霽日,半痕依约露眉尖。”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则长此黯淡,浓云疾雷而不见霽日也。” 过午中午以后 现在是休息时间,你过午再来看看 棼丝乱丝。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宋 陆游 《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悠扬的歌声 五风(1).五方之风。《文选·枚乘<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李周翰 注:“五风,宫商角徵羽之风也。”古以宫、商、角、徵、羽配东、西、南、北、中五方。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五风转柔涧之音,千灯焰光明之色。” 清 梅曾亮 《礼部侍郎陈公墓志铭》:“持古律衡,命观五风。” 宋晶如 注:“五风,五方之风。” (2).中医谓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素问·金匮真言论》:“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3).五日刮一次风。 宋 范纯仁 《喜雪赋》:“赖睿明之在上兮,常十雨而五风。”参见“ 五风十雨 ”。 夙志平素的志愿。《南史·陈纪上·武帝》:“永言夙志,能无惭德。”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夙志莫伸,幽愤何极!”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苟遂乞於残骸,庶少偿其夙志。” 明 张居正 《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