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原文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诗词问答问: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书法欣赏![苏轼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书法作品欣赏](/uploads/shiwen/202405/09/b282d2688191636.jpg)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离情别绪的《阳关曲》,钱公永英俊杰出,宴会就要结束了。会稽郡会稽山郊外的地方,隐隐约约间真是秀丽的奇观啊。 北面的大平原,在茫茫的天空中,太阳要落山了,但还迟迟不下,好像被远山衔住一半而行步不前一般。再看那辽阔湖面上,正有一只帆船孤孤单单地驶向远方。我默默唱着《阳关三叠》曲,君合着末章乐曲,一句话也没有,只有共同目送着天际的西飞之雁。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钱公永:生平不详。孔凡礼《苏轼年谱》卷二十九: “云‘风流公子’,公永或为(钱)勰子。” 阳关:即琴曲《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各派琴谱均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为主要歌词,或引申诗意,增换词句,抒发离情别绪。后人因谓之《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 风流公子:指钱公永。谓其英俊杰出,富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秦山禹甸(diàn):秦山,指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会稽山,因秦始皇曾登临,故称。禹甸:杭州为古代会稽郡,相传夏禹死于此处,故称。甸:郊外地方。前者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者见《史记》卷二《夏本纪》。 缥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貌。 诗文赏析此词一首送别词,是词人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饯别友人钱公永在杭州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