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秋游六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邵雍 |
释义 | 秋游六首原文八月光阴未甚凄,松亭竹榭尤为宜。况当昼夜初停处,正是炎凉得所时。 明月入怀如有意,好风迎面似相知。 闲人歌咏自怡悦,不管朝廷不采诗。 诗词问答问:秋游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邵雍秋游六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月光月亮的光线 松亭(1).松间之亭。 唐 赵嘏 《送张又新除温州》诗:“凝絃夜醉松亭月,歇马晓寻溪寺花。”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之五:“松亭尽日唯空坐,难得儒翁共讨论。” (2).古关名。故址在今 河北 宽城县 西南。地势险要,为战略要地, 宋 辽 时自 燕京 (今 北京城 西南)至 中京 (今 内蒙古自治区 宁城 西)的交通要道。《宋史·刘敞传》:“自 松亭 趋 柳河 ,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 中京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大行盘盘,自西而北, 居庸 、 古北 、 松亭 等关,北瞰沙漠,南引 江 淮 ,土厚水深,博大爽塏。”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二·遵化县》:“ 松亭关 在 喜峯口 北百二十里, 辽 人自 燕京 之 中京 ,每至 松亭 趣 柳河 。” 尤为释义 表示全体或同类事物中突出强调某一种 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与参由明经高第为沁源令,吏治明敏,清节著闻,秩满擢新宁守,才品经济尤为世重。” 例句:①他对你尤为不满。②开车上路之前,先系好安全带尤为重要。当昼白天。 唐 储光羲 《喫茗粥作》诗:“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唐 韩愈 《庭楸》诗:“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正是(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炎凉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得所(1).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语出《诗·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汉书·王莽传上》:“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2).适当;适宜。 北魏 高湛 《养生论》:“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其刚柔适中,缓急得所,勤故不废事,简故不扰民,明无不察,毫髮莫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钱敦堂 编修殁,其门生为经纪棺衾,赡恤妻子,事事得所。” 明月入怀(1).语出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二:“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懐。”本谓后宫怨旷,后亦以“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阔明朗。 清 袁枚 《与胡书巢书》:“ 香亭 佐 刘太守 于 徐州 ,见之者都有明月入怀、清风投座之意。” (2).指生子。 清 钱谦益 《三迭韵答孟阳慰余哭子作》:“老觉繁霜侵鬢早,愁看明月入怀迟。”参见“ 日月入怀 ”。 有意(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迎面对面;当面 迎面走过去同他们打招呼 相知(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炒炒。——《京本通俗小说》 闲人(1) 闲着没有事的人 村里一个闲人也没有 (2) 与事无关的人 闲人免进 歌咏(1) 歌颂,吟咏;歌唱 歌咏比赛 (2) 诗歌,歌曲 怡悦喜悦;高兴 心情怡悦 不管(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朝廷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采诗搜集民歌。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若遇採诗人,无辞收鄙陋。”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採诗者云。”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於天子。”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五季 以降,虽四言之铭,且拱手谢不敏,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