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竹垆山房·其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竹垆山房·其一原文山房咫尺玉泉边,汲水烹茶近且便。 涤虑沃神随处可,惠山奚必忆前年。 诗词问答问:竹垆山房·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三 参考注释山房(1).山中的房舍。《新唐书·李德裕传》:“又按属州非经祠者,毁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无所廋蔽。”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又送郑伯昌》词:“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 (2).山中的寺宇。 唐 温庭筠 《宿白盖峰寺》诗:“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宋 苏轼 《宿临安净土寺》诗:“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3).山中的书室。《宋史·李常传》:“少读书 庐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 清 陈衍 《元诗纪事·李孟》:“君辞归,筑山房,摘 李公 诗语为扁名。” 尺玉直径一尺的宝玉。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 三国 魏 曹植 《望恩表》:“臣闻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故知假人延誉,重於连城;借人羽毛,荣於尺玉。” 烹茶煮茶或沏茶 涤虑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明 刘基 《天寿节登槃翠轩分韵得稽字》:“澄心映空旷,涤虑俯清泚。”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几年来,我也不断阅读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能使我净心涤虑,安静愉悦地读下去的东西,并不太多。” 随处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前年去年前边的那一年 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