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夏至日方泽礼成述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夏至日方泽礼成述事原文夏初春末际,膏泽被恩稠。 晴朗虔奉祀,安宁鉴锡求。 躬承馀二载,心感志千秋。 设幸符颙愿,付儿三曰忧。 诗词问答问:夏至日方泽礼成述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二 参考注释初春开春头一个月,即阴历正月 膏泽(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晴朗阳光充足,没有云雾 奉祀供奉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 献公 即世, 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 惠公 用能奉祀于 晋 。” 宋 曾巩 《为人后议》:“故前世人主有以支子继立,而崇其本亲,加以号位,立庙奉祀者,皆见非於古今。” 巴金 《利娜》:“ 俄国 礼拜堂把 亚历山大 当作 耶稣 来奉祀,那个地方就是良心的监牢。” 安宁(1) 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2) 心情安定、平静 心感(1).谓人心感化。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泽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有也。” (2).心里感动,感激。 元 范康 《竹叶舟》楔子:“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张姑娘 又把 十三妹 的形容举止并定亲以前怎样先私下问他许多的话都倾心吐胆的告诉了婆婆。 安太太 更是心感。” 千秋(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