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好事近·癸丑冬与黄子湘同从军于邗上重逢话别赋此赠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杜文澜 |
释义 | 原文帐拂晓星寒,倚剑共吟晴雪。 多少新亭残泪,又唾壶敲缺。 琵琶弦上小沧桑,青衫怨秋月。 霜外鸡声初起,任孤帆催别。 诗词问答问:《好事近·癸丑冬与黄子湘同从军于邗上重逢话别赋此赠之》的作者是谁?答:杜文澜 注释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参考注释拂晓(1) 天快亮的时候 (2) 紧连黎明前的时间 晴雪(1).天晴后的积雪。 唐 钱起 《和王员外晴雪早朝》:“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鸯行。” (2).诗词中亦用以喻白色之物。 清 陈维崧 《百字令·庚申长安闰中秋》词:“再泻金波,重悬晶饼,分外铺晴雪。”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题刘震修小像即次原韵》词:“中秋近矣,人间万顷晴雪。”此比喻月光。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此比喻白发。 多少(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新亭亭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南。 三国 吴 建,名 临沧观 。 晋安帝 隆安 中 丹阳 尹 司马恢之 重修,名 新亭 。 东晋 时为京师名士 周顗 、 王导 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参见“ 新亭泪 ”。 唾壶敲缺见“ 唾壶击缺 ”。 琵琶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沧桑“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怨秋悲秋。 唐 李端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诗:“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 唐 司空图 《秋景》诗:“景物皆难驻,伤春復怨秋。” 初起(1).谓最初起事。《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者, 下相 人也,字 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2).起初;开始。《老残游记》第四回:“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后来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 玉大人 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 阿划 初起有点不相信,但是一听见床上的呻吟,他慢慢地跑了过来。” 孤帆一张船帆。也指孤单的船只。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 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 天际流。” 唐 张籍 《相和歌辞·贾客乐》诗:“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满 湘 渚。” 元 鲜于必仁 《普天乐·潇湘八景》曲之五:“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会试》:“倚楼谩把 长江 盼,渐远孤帆欲断魂。”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