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时哉行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时哉行原文

时哉时哉,一瞬不住。

源源而来,苒苒而去。

去者不可追,来者讵能驻。

三万六千场,瞥眼如兹度。

欲肆志及时以行乐,志既不可肆,乐亦安能久。

达者遁迹于山水,放者寄情于诗酒。

二者又难适从,茫乎吾谁与同。

尧兢兢,舜业业,孔皇皇。

是吾师也犹不免,吾敢希将惄愁遣。

诗词问答

问:时哉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时哉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九

2. 叶

参考注释

一瞬

瞬间,一刹那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源源而来

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苒苒

(1) 长势茂盛的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唐彦谦《移莎》诗

(2) 草木枝叶柔嫩貌

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陈诩《龙池春草》

(3) 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木末北山烟苒苒,草根南涧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渐渐地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柳永《凤归云》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

讵能

岂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瑟詎能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丝竹在 东山 ,怀哉詎能忘。”

瞥眼

转眼,极言时间之短;忽然,迅速地

肆志

快意;随心;纵情。《庄子·缮性》:“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后汉书·冯衍传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是故復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南史·傅縡传》:“ 循 颇好士,广集坟籍, 縡 肆志寻閲,因博通羣书。” 宋 苏辙 《历代论三·孙仲谋》:“ 恪 ( 诸葛恪 )乘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於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復肆志於僚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酒酣耳热,临风浩歌,亦人生肆志之一端也。”

及时

(1) 立刻;马上

工作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及时相遣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搁地

你应及时地动身回家

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遁迹

避世;隐居;使人不知踪迹

遁迹空门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寄情

寄托情怀

诗酒

做诗与饮酒;诗与酒。《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 宋 苏轼 《寄黎眉州》诗:“且待 渊明 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清 秋瑾 《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

适从

归从,跟从

无所适从

茫乎

亦作“ 芒乎 ”。犹茫然。无所知的样子。《庄子·天下》:“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 贾谊 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金 王若虚 《四醉图赞》:“漠乎其如忘其声,茫乎其如忘其形。” 清 梅曾亮 《<管异之文集>书后》:“ 异之 亡,余虽於学日从事焉,茫乎不自知其可忧而可喜也。”参见“ 茫然 ”。

与同

(1).与之相同。《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郑玄 笺:“ 卫 之诸臣行如是,不与诸伯之臣同。”《淮南子·泰族训》:“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2).犹同。谓与人一齐。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水浒传》第六七回:“却説 关胜 与同 宣赞 、 郝思文 ,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 凌州 。”

兢兢

(1).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 传:“兢兢,戒也。”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

(2).恐惧貌。《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毛 传:“兢兢,恐也。”

(3).强壮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传:“矜矜兢兢,以言坚彊也。”

(4).精勤貌。 唐 康骈 《剧谈录·元相国谒李贺》:“ 唐 人最拈弄小説…… 李文饶 、 刘宾客 尤兢兢耳。” 郭沫若 《月蚀》:“好在我并不想去作博士论文,我也不必兢兢于去求出甚么实证。”

(5).战栗貌。 唐 韩愈 《南山诗》:“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业业

(1).危惧貌。《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孔 传:“业业,危惧。”《汉书·董仲舒传》:“故 尧 兢兢日行其道,而 舜 业业日致其孝……此其寖明寖昌之道也。”《三国志·吴志·朱桓传》:“时 桓 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 唐 独孤及 《贺袁傪破贼表》:“七州之地,人罢耕织,百姓业业,全活无所。”

(2).高大雄壮貌。《诗·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毛 传:“业业然,壮也。” 高亨 注:“业业,高大貌。” 明 夏完淳 《野哭》诗:“駟马騤騤车业业,日高鹅鸛不成列。”

皇皇

旺盛的样子

矞矞皇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不免

免不了;难免

这段公路太窄,往来车辆有时不免拥塞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