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梁药亭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何巩道 |
释义 | 寄梁药亭原文百里江烟隔广州,西风吟思忆同游。 一年秋色难逢月,半夜羁情易倚楼。 树冷栖鸦终夕起,草枯萤火满城流。 河边无限萧萧树,遮尽归鸿又是愁。 诗词问答问:寄梁药亭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百里(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江烟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唐 徐彦伯 《采莲曲》:“妾家 越 水边,摇艇入江烟。” 唐 姚合 《过杜氏江亭》诗:“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清 汪琬 《送再从侄处默》诗:“雁逐江烟下,潮衝 楚 树流。” 广州广东省省会,简称穗,别称“羊城”,中国南方对外贸易港口和综合性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中部,京广铁路南端,临珠江,市区面积134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10万 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思忆想念。《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黄鹄曲一》:“腹中车轮转,君知思忆谁。” 唐 韩偓 《玉合》诗:“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著长思忆。”《水浒传》第四二回:“忽然感动 公孙胜 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 蓟州 ,离家日久,未知如何。” 同游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秋色(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半夜(1) 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羁情旅居的情怀。 南朝 梁 何逊 《至大雷联句》:“高谈会良夕,满酒对羈情。”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羈情谁与晤,劳者若为伤。” 倚楼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 * 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栖鸦唐 卢仝 《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因以“栖鸦”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谦辞。 宋 陆游 《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词:“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参见“ 涂鸦 ”。 终夕通宵;彻夜。《左传·昭公二十年》:“终夕与於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萤火(1) 萤火虫发的光 (2) 也指微弱的灯光 (3) 萤火虫 河边(1) 靠近河流的地方 (2) 河畔,位于河岸上 河边的村庄 无限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萧萧(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