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和阗玉如意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咏和阗玉如意原文一握玉如意,长盈尺有奇。 柄文浑胜画,首素待题诗。 代语翻增语,罄宜无不宜。 问余深愿者,惟在雨旸时。 诗词问答问:咏和阗玉如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 参考注释一握(1).犹言一把。亦常喻微小或微少。《易·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 孔颖达 疏:“一握者,小之貌也。自比一握之间,言至小也。”《淮南子·原道训》:“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北史·许惇传》:“ 齐文宣 尝因酒酣,提 惇 鬚称美,以刀截之,唯留一握。” 金 元好问 《铜鞮次村道中》诗:“昂头天一握,放脚百丈井。” (2).犹一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徐刘先知》:“持此一握扇,天下横行走。” (3).一掌之中。《列子·汤问》:“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於一握。” (4).一把抓住。 宋 苏轼 《次韵范景仁留别》:“会当闻公来,倒屣髮一握。” (5).古代一种算法,布竹筹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角,为“一握”。《汉书·律历志上》:“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六觚,六角也。” 如意(1) 符合心意 万事如意 称心如意 (2) 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我这里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只差一个如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有奇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题诗(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代语各方言之间的同义词。《方言》第十:“悈鳃、乾都、耇、革,老也。皆 南楚 江 湘 之间代语也。” 郭璞 注:“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淮南王 讳其父 长 ,其书称‘长’曰‘修’,而《楚辞》传本,多出 淮南 ,则‘修’、‘长’之变可知也。君臣同称,又酋长之旧俗矣。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斯皆不见‘六经’,而可以推之代语者乎!” 无不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雨旸语本《书·洪范》:“曰雨,曰暘。”谓雨天和晴天。《魏书·天象志三》:“皆雨暘失节,万物不成候也。”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今春以来,雨暘尤为调适,二麦继熟,民间亦以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赵翼 《出郭》诗:“自惭游惰无营业,高柳阴中话雨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