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前槛十二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筠 |
释义 | 前槛十二韵原文垂柳阴岑院,游丝旷荡春。蘅皋谁驻马,罗袜自生尘。 四姓良家子,三年赋客邻。 折腰行太缓,连琐语何频。 倭堕云争媚,便娟月斗新。 灭瘢难辨玉,约指不胜银。 电笑投壶胜,江澄捣练匀。 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 宝唾凝兰气,鸣黄咽绛脣。 笼禽思陇树,洞犬谢秦人。 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 长安足轻薄,慎勿走琼轮。 诗词问答问:前槛十二韵的作者是谁?答:刘筠 参考注释柳阴亦作“ 柳荫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 * 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游丝(1) 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 调节计时器摆轮运动的细小弹簧。比喻飘动的淡淡烟气 旷荡(1) 空阔宽广;广大 旷荡的草原 (2) 旷达;大度 心怀旷荡 (3) 闲游浪荡 游顽旷荡 蘅皋亦作“蘅皐”。长有香草的沼泽。《文选·曹植<洛神赋>》:“尔迺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 刘良 注:“蘅皋,香草之泽也。” 宋 张孝祥 《满江红》词:“秋满蘅皋,烟芜外、 吴 山歷歷。”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甘逐携书》:“碧云冉冉蘅皋暮,綵笔空题断肠句,试问閒愁知几许。”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悄凝盼十里蘅皋,多少心期伤暮?” 驻马(1).使马停下不走。 唐 蒋吉 《高溪有怀》诗:“驻马 高溪 侧,旅人千里情。” 明 王世贞 《自夹山趣颜神感古》诗:“千秋此 夹谷 ,驻马意徘徊。” 清 张大受 《清流道中梅花》诗:“驻马 清流 香气吹,东风渐近落花时。” (2).犹驻军。 陈毅 《阜平赠 * 同志》诗:“十年驻马 胭脂河 ,抗 日 反顽除万恶。” 罗袜亦作“ 罗韈 ”。丝罗制的袜。 汉 张衡 《南都赋》:“脩袖繚绕而满庭,罗袜躡蹀而容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生尘(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 (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 (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四姓(1).指四个姓氏。自 汉 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 东汉 明帝 时外戚有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三国 蜀 有 焦 、 娄 、 孟 、 毛 四姓(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吴 有 朱 、 张 、 顾 、 陆 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 李善 注); 晋 广陵郡 有 雷 、 蒋 、 谷 、 鲁 四姓(见《晋书·刘颂传》); 唐 有 崔 、 卢 、 李 、 郑 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 (2). 南北朝 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梁书·张绾传》:“ 綰 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閲为之制……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3).泛指名门贵族。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 永巷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贮四姓之良家,延诸姑与伯姊。” 良家子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史记·李将军列传》:“ 孝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大入 萧关 ,而 广 以良家子从军击 胡 。” 司马贞 索隐:“ 如淳 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 孝文竇皇后 , 景帝 母也, 吕太后 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常从良家子,命中 幽 并 儿。”《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好打毬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採良家子以充后宫。”参见“ 良家 ”。 赋客辞赋家。 宋 晏殊 《示张寺丞王校勘》诗:“游 梁 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岂无赋客能招隐,亦有渔翁醉息机。” 清 顾炎武 《京阙篇》:“赋客餘 枚叟 ,文才后 贾生 。” 折腰(1) 弯腰行礼,现引申作“倾倒”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 * 《沁园春·雪》 (2) 屈身事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琐语亦作“璅语”。1.犹琐言。记述逸闻、琐事的文章体裁,常作书名。《晋书·束晳传》:“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汲冢璅语》乃载《秦望碑》……皆后人所羼,非本文也。”《清朝野史大观·逸事二·沉孝子负骨归葬事》:“事见邑人 徐承烈 ‘杂著’……﹝ 承烈 ﹞著《燕居琐语》十六卷,载 嘉庆 《德清县志》,书尚未刻,‘杂著’即《琐语》藁本未编辑者。” (2).琐碎的言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録。” 清 黄虞稷 《<书影>序》:“下此而《齐谐》志怪,璅语藂谈,上之无当於身心,次亦何关於问学。”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此书(《南腔北调集》)殆游词琐语,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无非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赌气而已。” 倭堕见“ 倭堕髻 ”。 便娟(1).轻盈美好貌。《楚辞·大招》:“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汉 边让 《章华赋》:“形便娟以嬋媛兮,若流风之靡草。”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既修竦而便娟,亦萧森而蓊蔚。” 清 金农 《慕园题竹》诗:“便娟修竹覆櫩楹,出格幽姿天与成。” (2).回旋飞舞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雪赋》:“初便娟於墀廡,末縈盈於帷席。” 约指(1).环束于指。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拳拳,綰臂双金环;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太后请 戚夫人 鼓琴,夫人约指以玉环,光照於座。” (2).戒指。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 清 黄遵宪 《番客篇》:“举手露约指,如枣真金刚。” 不胜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电笑《神异经·东荒经》:“ 东荒山 中有大石室, 东王公 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 张华 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上不雨而有电光,是为天笑也。”后即以“电笑”借指 *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七:“电笑何妨再一回,忽逢玉女諫书来。 东王 万八千驍尽,为报投壶乏箭材。” 刘逸生 注:“作者拿‘电笑’、‘投壶’代指 * 。” 投壶古时宴会时的娱乐活动,大家轮流把筹投入壶中,投中少者须罚酒 捣练捣洗煮过的熟绢。 唐 张继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拘温家属》:“冷颼颼寒风如箭,夜凄凄寒砧捣练。” 清 叶小鸾 《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於砧声。”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鹤望企足引颈而望。《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 汉 之士,延颈鹤望。” 宋 刘筠 《前槛十二韵》:“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 清 顾炎武 《雒阳》诗:“鹤望将焉属,鲸吞未息争。” 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牛津天河。 宋 杨亿 《戊申年七夕五绝》之四:“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风輈。”参见“ 牛郎织女 ”。 宝唾(1).指美人的咳唾与哭泣。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宝唾拾未尽,玉啼堕犹鎗。” 明 张綎 《香奁》诗:“锦鳞青羽书难觅,宝唾珠啼迹未乾。” (2).对人的谈吐和文词的赞辞。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宝唾归清简,晴虹贯夜窗。” 元 吴莱 《王滹南太山石屋》诗:“青云飞遐心,白羽洒宝唾。”参见“ 欬唾成珠 ”。 绛脣见“ 絳唇 ”。 笼禽笼中之鸟。比喻不自由之身。 唐 韦应物 《送刘评事》诗:“ 吴中 高宴罢,西上一游 秦 。已想 函关 道,游子冒风尘。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唐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七年囚闭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 陇树(1). 陇山 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 南朝 齐 孔稚珪 《白马篇》:“ 陇 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 明 皇甫涍 《再别兄弟作》诗:“ 陇 树三年泪,边云万里秋。” (2).墓地的树木。 唐 刘长卿 《哭魏兼遂》诗:“陇树随人古,山门对日曛。” 秦人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咏絮东晋 谢道韫 曾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比拟雪花飞舞,其叔父 谢安 大为赞赏。见《晋书·列女传·谢道韫》。后以“咏絮”为称扬女子能诗善文之典。 清 钱谦益 《许夫人啸雪庵诗序》:“以 薛瑶 噉香之质,挟 谢韞 咏絮之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谢道韞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因以为女子有诗才之典。 南唐 张泌 《碧户》诗:“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 清 秋瑾 《谢道韫》诗:“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 谢道韞 ,不嫁 鲍参军 。” 无对(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无对。” (2).不回答。《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司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无对。” 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轻薄(1)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像他的长子一样轻薄 (2) 轻佻;不正经;放荡 举止轻薄 (3) 玩弄、侮辱妇女 (4) 不贵重;不丰厚 礼物轻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