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轼 |
释义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原文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 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 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诗词问答问: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参考注释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白骨(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 (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 (3).白色果核或树干。 晋 顾微 《广州记》:“益智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内白骨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粽子,味辛。”《尔雅翼·释木一》:“梧者,植物之多阴最可玩者,青皮而白骨,似青桐而多子。” 大士(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甘露灭佛教语。犹涅槃,寂灭。《维摩经·佛国品》:“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僧肇 注:“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幽人白玉观,大士甘露灭。”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陈莹中罪供不当称甘露灭》:“世尊以大方便晓诸众生,令知根本而妙意不可以言尽,故言甘露灭。灭者,寂灭;甘露,不死之药。所谓寂灭之体而不死者也。” 根尘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楞严经》卷五:“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根尘各清浄,心境两奇絶。”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深恨释氏根尘洗涤未浄。” 清净(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心境佛教语。指清净之心;心情;心绪 奇绝奇妙到极点 怪石嶙峋,山势奇绝 真源谓本源,本性。 南朝 梁 刘潜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廻舆下重阁,降道访真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缅寻太古之初,真源一味,自然朴略,不同浮华,虽垂不载。”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餘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紲。”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故往古之时,人性尤明,真源未失,皆知敬拜天父上主皇上帝。” 纯熟(1) 具有技巧的或表现出技巧的:有知识、机灵、能力的∶十分精通的 纯熟的排印技术使李科退休后还有人请 (2) 在一定的业务或努力的范围内具有极其充足的知识和经验的 技术纯熟的钢琴家 习气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陋劣(1).谓尘俗的陋习。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餘陋劣。” (2).浅陋低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自揣陋劣,何敢遂望敌体?聊备案前驱使,当不至倒捧册卷。” (3).粗野。 鲁迅 《花边文学·“小童挡驾”》:“近五六年来的外国电影,最先给我们看了一通洋侠客的勇敢,于是而野蛮人的陋劣,又于是而洋小姐的曲线美。” 如已而已。《公孙龙子·白马论》:“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 庞朴 注:“ 宋 谢希深 旧注云:‘如,而也。’如已即而已。” 放鹰(1).放出猎鹰。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密罔弥山,放鹰走犬,弓弩乱发,鸟不得飞,兽不得逸。”《魏书·岛夷萧昭业传》:“掷涂赌跳,放鹰走狗。” (2).比喻嗾使女子诱拐他人财物。 刘绍棠 《瓜棚柳巷》:“﹝大人贩子﹞专做放鹰生意。他手里降服了一帮被拐骗来的女人,专找孤身男子。” 李广田 《冬景》:“又是放鹰的,不满一日就飞了。” 夜时夜间的时刻。《周礼·秋官·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 郑玄 注:“夜时谓夜晚早,若今甲乙至戊。”参见“ 五夜 ”、“ 五更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