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药草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苏拯 |
释义 | 药草原文天子恤疲瘵,坤灵奉其职。年年济世功,贵贱相兼植。 因产众草中,所希采者识。 一枝当若神,千金亦何直。 生草不生药,无以彰士德。 生药不生草,无以彰奇特。 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 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 诗词问答问:药草的作者是谁?答:苏拯 全唐诗:卷718-18 参考注释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疲瘵(1).患病;疾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帝輒优文答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今部曲皆年耆,卧在牀席,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聵者二十三人。”《法苑珠林》卷三七:“比丘曰:‘ 世常 应自洗我足。’ 常 曰:‘年老疲瘵,以奴自代。’” 宋 欧阳修 《论按察官吏状》之二:“兵兴累年,天下困弊,飢荒疲瘵。” (2).凋敝。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宜其别制考课,重议赏罚,激朝端之俊杰,救天下之疲瘵。”《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严边备以杜强邻之窥覦,走軺传以察远方之疲瘵。” (3).困乏疲弱之人。 唐 白居易 《授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信及夷貊,恩加疲瘵。” 唐 薛能 《春日重游平湖》诗:“官职已辜疲瘵望,诗名空被后生传。” 宋 陈师道 《回棣州守》:“伏惟某官清白承家,文明烛物,出入省寺,已宣布於风声;选用循良,足慰安於疲瘵。” 坤灵(1).古人对大地的美称。 汉 扬雄 《司空箴》:“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在地班形,珠闕镇坤灵之野。” 金 元好问 《太室同希颜赋》诗:“鼇掀一柱在,万古压坤灵。” (2).大地的灵秀之气。《旧唐书·后妃传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故妃 弘农 杨氏 ,特禀坤灵,久釐阴教。” 济世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贵贱〈方〉∶不管怎么样;无论如何;反正 我劝了他半天,贵贱不听 相兼(1).互相并吞。《史记·李斯列传》:“自 秦穆公 以来, 周 室卑微,诸侯相兼, 关 东为六国, 秦 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2).合并。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遂与同监院 刘巽 ,出俸钱十緡,又於寻常公用卖故纸钱四五十索,相兼使用。” (3).相同。《后汉书·王符传》:“故四友虽美,能不相兼。” 李贤 注:“《尚书大传》:‘ 孔子 曰:“ 文王 得四臣, 丘 亦得四友。”’谓 回 也为胥附, 赐 也为奔走, 师 也为先后, 由 也为御侮,其能各不同也。” 众草杂草;野草。《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俱腓” 汉 郑玄 笺:“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 汉 蔡邕 《琴操》卷上:“夫兰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宋 苏轼 《甘菊》诗:“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一枝(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当若倘若。《墨子·尚同中》:“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穀不孰,六畜不遂……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千金(1) 一千斤金子 (2) 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3) 指很多钱,形容富贵 亦何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生草(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生药采来没有经过精炼的中药;通常多指植物性的,如甘草、黄芪等 无以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 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奇特不寻常,特别 她的奇特行为 一条奇特的赭色狗 药力药效,药对机体的作用大小 灵草(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此指药草。 犹如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多得(1).谓得到的多;容易得到。 汉 焦赣 《易林·损之睽》:“府藏之富,玉以振贷,捕鱼河海,罟网多得。”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若 衡 等辈,不可多得。”《宋史·曹彬传》:“上亦大笑,乃赐 彬 钱二十万。 彬 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2).犹多亏。《水浒传》第二回:“多得 王进 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水浒传》第十回:“当初在 东京 时,多得 林冲 看顾。”《红楼梦》第六回:“又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 狗儿 他父亲之力。”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