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昌夜山行入涉县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孙宸 |
释义 | 昌夜山行入涉县原文暮云已没乱山横,疲马踟蹰不肯行。 地僻茅椽几家住,天遥江树一灯明。 喧嚣不辨舆人语,开凿新通驿路程。 赖是前驱逢负弩,主人犹解重长卿。 诗词问答问:昌夜山行入涉县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参考注释云已(1).犹言而已,罢了。《汉书·叙传下》:“ 敞 、 义 依 霍 ,庶几云已。”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若此人等,无益於治,可为庶几而已也。” 汉 班固 《幽通赋》:“恐魍魎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2).犹言完了,休止。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没乱迷乱。引申为心神不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空没乱,愁把眉峯暗结。”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睡不着,坐不寧,又不疼不痛病縈縈。待不思量霎儿心未肯,没乱到更阑人静。”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不肯——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茅椽草盖的屋顶。谓简陋的居室。《红楼梦》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怀。” 喧嚣(1) 声音杂乱,不清静 我屏息静气,努力在喧嚣的尘世之中寻觅一种纯净、和谐之音。 (2) 叫嚣;喧嚷 长矜争之心,恣喧嚣之慢。——《魏书·韩麒鳞传》 舆人(1).造车工人。《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韩非子·备内》:“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2).古代操贱役的吏卒。《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杜预 注:“舆、隶皆贱官。” (3).众人。《国语·晋语三》:“ 惠公 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 韦昭 注:“舆,众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採舆人之片言,纳匹夫之小善。”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伏惟体道为国自重,以答舆人之心。”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己意与舆人反,则辞谢不行可也。” (4).轿夫。 开凿挖掘河道、隧道等 通驿四通八达的驿站。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烈燧千城,通驛万里。” 路程(1) 人、交通工具走过或驶过的距离 他不知道他走了多少路程 (2) 特定时间内所走过的行程 该城距此至少有一天的路程 (3) 也用于比喻 革命的路程 (4) 道路,路径 这是主人怕你知道路程,所以如此的。——《孽海花》 赖是亏得,幸好。 宋 毛滂 《虞美人》词:“二分春去知处,赖是无风雨。” 宋 范成大 《正月九日雪霰后大雨》诗:“夜霰三更碎瓦,昼冥一阵翻盆。赖是梅花已过,不然皴玉谁温?” 前驱(1) 前导 一箭毙其前驱 (2) 先头部队;先锋 三千为前驱。——《资治通鉴·唐纪》 前驱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为前驱 (3) 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驱 负弩(1).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 相如 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 蜀 , 蜀 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雹神》:“﹝ 李左车 ﹞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騶从将临,先遣负弩。’” (2).古代亭长的别称。《后汉书·百官志五》“亭有亭长,以禁盗贼” 刘昭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 主人(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长卿(1).螃蜞的异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蟛蜞,小蟹也。生长海边涂中,食土,一名‘长卿’。” (2). 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的字。 相如 未遇时家徒四壁,后为 武帝 所赏识,以辞赋名世。诗文中常用以为典。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唐 高适 《酬裴秀才》诗:“ 长卿 无产业, 季子 慙妻嫂。”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胡不学 长卿 ,预作封禪词。” 指六卿之长。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冢宰辅相天子,无所不理。今名为吏(吏部尚书),但主除吏。当授使授,当陟使陟,当黜使黜,不过注簿一小吏,乌得为长卿!五卿皆然,不可以不正,请復名为冢宰。”参见“ 六卿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